因此,百貨大樓也同意了姚遠的條件。但他們沒有這樣賣過衣服,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于是,姚遠就建議,專賣區域裝修,他可以免費過來指導。至于怎么賣衣服,可以把他店里的服務員翠鳳請過來,或者直接招工過來,或者先臨時聘用過來,指導其他服務員的工作。
最后,百貨大樓就招翠鳳當了臨時工,負責專賣店的營業還給她配了兩個下手。
自從小慧的服裝廠解除了供貨壓力之后,翠霞姊妹也就不做衣裳了,都下樓來幫著抗抗賣衣裳,慢慢也就明白了姚遠的這套營業機制,管理個小專賣店,應該不成問題了。
就這樣,姚遠百貨大樓的專賣店有了,店長也有了,還不用他掏一分錢。
翠鳳成了國營商店的臨時工,估計她都店長了,商店當然會考慮長期用她,轉正也是早晚的事。
將來成為城里人,找個城里人當對象,也就理所當然。翠鳳的夢想也就實現了。
這也算是姚遠對翠鳳,一直跟著他辛苦工作的報答吧。
翠霞則留在店里,繼續幫著抗抗賣衣裳。
有了百貨大樓這第一家專賣店,估計第二家就不會遠了。將來翠霞也會像翠鳳那樣,成為另一家的店長的。
姚遠還會招聘新的營業員,繼續跟著抗抗積累經驗,然后就再派出去,成為新的專賣店的店長。
他這種經營專賣店的方式,基本就是采取了現在連鎖加專賣店的形式。那時候的人們沒見識過這種方式,當然也不會想到這么做對他會有好處了。
其實,他給小慧送設備取做好的服裝那天沒走,和小慧在她的服裝廠里說了一宿,就是讓小慧明白他的這種經營方式。
所有的店鋪,都是公家的,都跟他沒有任何資產關系,就是他的店鋪,名義上也是公家的。這就避免了將來產權關系不清,最終出力不討好,還把自己給搭進去那樣的悲劇。
至于他和小慧怎么掙錢,從原料采購到服裝成品出廠,這里面這么多環節,以姚遠培養干部的數學知識和財會能力,要是不知道怎么把利潤摳出來,那他就真是姚大傻了。
到這一年的年底,市里設在城北平房里的門市部,也有了抗抗專賣店,姚遠就把翠霞派過去做店長。轉過年來,城西的第二門市部,抗抗專賣店也開始營業了。
這一年,市革委會取消,開始沿用過去的稱號,礦機的革委會也相應取消,革委會主任張代表,也就變了張書記了。
除此之外,國家出臺了許多新的法律法規,其中也包括商標注冊的暫行規定。
姚遠正式注冊了抗抗牌商標,并授權給小慧的服裝廠。從此之后,只有小慧生產的服裝,才可以使用抗抗牌商標,其他冒用盜用的行為,就是違法行為了。
當然了,所有專賣店必須服從他的指導和監督,按著他的套路來。要不然,他就不讓小慧提供服裝。
這種無產權關系的監督管理機制,也就慢慢開始成為姚遠讓專賣店服從他管理的一種手段。
第二年的時候,姚遠把自己的店鋪也移交給了文化館的勞動服務公司,由勞動服務公司自己另選地址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