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國越過代理商,在北方和姚遠競爭,試圖置姚遠于死地。
他這個做法,過于蠻橫了,也傷害了原來的代理商,這個劉總的利益。
劉總也不是白給的。從張建國過來和他協商,要在北方開專賣店開始,他就調查了張建國的來歷。
之所以他能夠同意張建國的請求,自然也是因為知道他有很強的經濟實力。
但他萬萬想不到,張建國屬于野路子,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竟然會回過頭來反噬他。
經商雖然也有不安套路出牌的,但大的原則必須遵守,那就是姚遠說的,在沒有能力斬草除根的情況下,盡量不要結仇,否則,樹敵太多,路會越走越窄,早晚死路一條。
張建國哪里懂得這些?他只憑著自己的小聰明隨意來,最終的結果就是,工廠越搞越亂,最終走上絕路。然后他就采取極端措施,卷款跑路。
可有了搞工廠的經驗,你總結教訓,別再走老路啊。他沒那個本事,繼續耍他的小聰明。
他這不僅僅是得罪了姚遠,甚至連劉總也得罪了。一下子就豎立了兩個強敵,他還渾然不知。
在商業經營上,劉總比張建國,甚至比姚遠要專業的多。他立刻就看出了張建國的企圖。
但是,張建國這么干,是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的,這些資金從哪里來的呢?
很快,這個問題就有答案了。張建國在市里的模具廠倒了。
劉總就給姚遠講述了張建國的經營模式。
最后說:“錢雖然是他拿跑了,可賬面上簽字的是那個外商。那家伙在外面就是一個路倒兒,乞丐,是張建國把他包裝成外商的。什么也不懂,張建國讓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公安雖然抓了那家伙,可他手里沒有錢,也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錢是被張建國拿走了,問題難就難在這里了。”
聽了劉總的講述,姚遠這才徹底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張建國這小子才是真正隨張順才,把他的狡猾和狡詐給學全了,張建軍那個笨蛋,恐怕連張建國十分之一的本事都沒有。
據劉總講,張建國不僅在本市有這一家工廠,在其他城市還有七八家工廠,情況和這家工廠大致差不多。
現在,這些工廠的合伙人,也在到處找他。
雖然好多人都明白,廠里的錢是張建國拿走了,但沒有直接證據,又找不到張建國本人,公家也沒有好辦法。
那個時代,異地執法還不是很容易,特別是這種沒有證據的案子,公家就算知道張建國跑回老家了,沒有證據,也沒有什么好辦法把他弄回來。
最有效的辦法,只有那些他的債主們,設法把他弄回本地,在設法立案起訴他。
姚遠聽著,就漸漸明白了。就算自己不搞這么大的陣仗嚇唬劉總,他也會把這些情況對自己講。
劉總的目的很明白,就是想把張建國的這些信息都告訴姚遠,利用姚遠來對付張建國。
聽著劉總說話的時候,一個計劃就慢慢在姚遠心里形成了。
他只想當個普通老百姓,不想把事業做大的想法,是過于天真了。
一個小小的張建國,都能把他搞個手忙腳亂,真要是pireercardin這樣的大公司出馬,他就更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