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財會、倉儲、統計這一些功能,他就全部劃歸公司了。
這樣,生產功能就被完全獨立劃分出來,再不用考慮其他的亂七八糟,只安心保質保量地把產品干出來就行了。
做為公司總經理的美美,手底下的部門就復雜了。除了從生產部門劃撥過來的職能部門以外,為確保產品質量,就得有一個質量部,從每一個工件的檢驗,到整機總成出廠,都要通過質量部。
而分布在車間里的那些技術工人,既要保證工件質量,又要保證生產進度,是受生產部和質量部雙向管理的。
另外,就是姚遠說的,生產過程,不是一個純粹的質量過程,還要考慮實用,不能因為無限地追求質量,而成倍地增加生產成本。
這就是質量部的最終職責,保證產品到客戶手里,使用中不出問題,同時也要盡量去降低生產成本。
這事兒聽著容易,實際做起來很難,包括工藝材料協調,技術數據優化,還包括經驗判斷,區分客戶分類,相當復雜。
所以,美美這個質量部的部長,也得是個既懂技術,又有生產經驗的高手。
其實,礦機這種高手還真不少,只是限于體制,大多被埋沒了。
美美在管理礦機的時候,就很注重發掘這類人才,這也是受了姚遠對她說教的影響。
所以,當她需要一個質量部長的時候,她閉著眼都能想到好幾個,很快就把人家挖過來了。
同樣,生產部長也不是國企的模式,也像質量部長一樣,需要全面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
有時候,合理的情況下,質量部長能夠和生產部長互換,都能勝任對方的工作,才算合格。這樣,才能互相體諒對方的難處,做到質量和生產雙方不產生矛盾。
無疑,美美可以找到這樣的人選,保證她管理下的車間生產、質量兩不誤。
還有,就是美美直屬的辦公室,得設一個主任,負責公司所有場所的衛生、安全一類雜務,還得管理倉儲、材料、采購、發貨,與各部門協調,這個辦公室主任也不好當。
但美美有人啊,劉夏一直跟著她做辦公室主任呢,這人只要被別人重視了,工作熱情和能力都有。原先在廠辦公室不被重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后來求抗抗說情,就到美美身邊干辦公室主任了。
美美被排擠出主要領導圈子,她的日子當然也不好過。聽說美美到了姚遠這里,她自己就跑過來了。
她是抗抗的好朋友啊,當然知道姚遠的能力。只要跟著姚遠可以掙錢,她才不管公職不公職呢。
除了以上部門,還有一個機電技術部。這個部門,是姚遠根據以往的經驗,結合國外企業的管理方式,提出建議,美美才把技術支持部,改為機電技術部的。
這個部門,與國企技術部門的區別就在于,把過去技術部門單純的技術支持,另外附加了一個設備維修管理功能。
其實,工廠的設備、設施修理,本來就是一個要求懂一定機械和電器原理的技術工作,讓沒有太多專業知識的工人來做,根本就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