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過來以后,在工廠正式投產之前,姚遠也沒讓他閑著,把他和他帶來的營銷骨干,都安排到制衣公司的營銷團隊里去,讓他們跟著出去拓展加盟店。
現代的影像資料宣傳,專業的講解介紹,一環套一環的營銷手段,讓劉健他們大開眼界,他們這才意識到,國企的東西早就落后了,不但落后,而且落伍了。
不僅如此,營銷實習之后,姚遠還要把他們送到自己的制衣廠里,看他們即將生產的設備是如何運行的。
制衣過程,說起來簡單,其實里面有很多的流程和技術。從原材料檢驗入庫,到蒸汽松布、展布,再到裁剪、中燙、配片,然后到正式制衣的過程中,還有車花、繡花、釘珠等等的過程,這還只是完成了一半,后面還有拉捆條、平車、冚車、及骨車、熨燙定型、開紐門、定紐扣、吹線、吊掛牌等等一系列工序。
那個時代,國內的制衣廠,使用機器自動化工藝的基本沒有,大多都是靠人工來完成這些工序。甚至連個生產線都沒有。
所以,限于國內制衣水平,我們那個時代的服裝,也就那么幾款樣式。
就是最先到達內陸的pireercardin公司,委托的國內制衣廠,也大都是落后的手工操作。
那個時候,小慧的制衣廠也大多是手工操作。可姚遠見過現代的服裝是個什么樣子,通過那些年和抗抗在家里開裁縫鋪的實踐,也多少的明白了不少現代制衣的一些訣竅。雖然沒有現成的設備,他憑著自己對機械制造的熟悉,發明了許多改變衣料性質的土機器。
憑借姚遠的這些土機器,小慧的制衣廠就可以走在國內制衣的前列。
所以,小慧敢去大橘子的店里找事,找pireercardin品牌的毛病。因為抗抗牌的服裝制造,包含了許多現代制衣的元素,質量和款式定型上,的確有對方做不到的地方。
廖景荃為姚遠引進了國外的生產線,許多東西都是國內見都沒有見過的,比如蒸汽機械松布,自動展布機。特別是裁剪、車花、繡花這類工藝,好多都是電腦操控的,速度又快,干出來還誤差小。
那個時候,不僅國外有了簡單的電腦,國內其實也有了486一類的機器,只是還不知道應用到控制機器上去。
這一點,也算是姚遠的發明。利用國外的機器進行仿制的時候,成功利用觸點接觸器,把電腦輸出信號和機器動作連接到一起,找到了國內的電器元件替代品。
人工制造和機械自動化,哪個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這是傻子都能想明白的問題。
當還在手工制衣的國內制衣廠,看到姚遠的自動化制衣設備,要是不眼饞才怪。
所以,姚遠判斷,他的制衣設備,只要投入市場,就一定會有廣闊的銷路,利潤也會驚人。
當然了,有了好東西,你還得設法讓人家盡快了解和知道。這個問題,就是要劉健去解決了。
經過了再次學習和培訓的劉健,也是信心十足。有過硬的產品,有先進的銷售理念和模式,他劉健要是還不能把東西賣出去,那還活個什么大勁兒?
他立刻帶著他的銷售團隊,奔向了全國各地的制衣廠。
制衣設備這東西,比較靈活。你可以購買單獨的設備,比如蒸汽松布、展布設備,熨燙機,裁剪設備,也可以購買一整條線,包括運轉架在內的所有配套生產線,完全看制衣廠家的資金儲備能力。
劉健沒有采取公開在媒體刊登廣告這種銷售模式,而是根據各地制衣廠分布情況,劃分區域,把他的業務員撒出去,直接奔指定區域的相關廠家,一家一家地去推銷。
在此之前,針對如何尋找廠家負責人,如何進行具體推銷,他和業務員們都做了模擬推演,認真準備好了,才開始下一步的行動。
產品有優勢,價格就不會便宜,利潤也就相對高了很多。
就如抗抗牌時裝一樣,姚遠也沒打算讓所有的消費者都買得起他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