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更好辦了。
她回家和父母一說,美美制衣的人事部門找她,答應她,可以去美美制衣上班,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事。
美美制衣離家比礦機就近了一半多的路,不到十里地,不用住宿舍,上下班可以直接騎自行車來回趕班。
過去自行車就那么幾個牌子,鳳凰、永久、國防、大金鹿,也都是大輪的車子,頂多分個飛輪與后輪帶剎車。
到八七年,自行車已經不要工業票了,全國也冒出了許多生產自行車的廠家,各種過去沒聽說過的牌子,塞滿了百貨大樓的五金商店,隨時都能買到,算不得奢侈品了。
而且,花樣也多起來,有二八的,二六的,有直梁的,彎梁的,還有中間不帶橫梁的。
像蘇春榮這樣,如果在美美制衣上班,可以買個彎梁的二六小飛輪,幾里路,下班二十分鐘就到家了。頂多中午時間緊不回來,在公司食堂里吃一頓。聽說美美制衣食堂的飯菜比家里做的都好,頓頓有肉,還極便宜,就是不讓職工往外帶。
只這一個方便條件,就足以讓蘇春榮的父母同意她離開礦機,到美美制衣工作。何況美美制衣的工資還高呢,而且和礦機一樣,和工人簽合同,給交養老保險。
于是,國慶節后的第三個星期,蘇春榮就到美美制衣報到上班了。
如此,姚遠也就算完成了他計劃的第一步,先讓蘇春榮和原來維修車間那個青工沒法認識,別老讓他擔心自己頭上綠油油的。
可蘇春榮是個十八歲的大姑娘,正是花季談戀愛的時候。她不和維修車間那個青工談戀愛,來到美美制衣。美美制衣也有不少年輕人啊,還是不能避免她和別人談戀愛,姚遠腦袋還是隨時面臨被綠的可能。
姚遠做事,向來都是有計劃的,而且一環套著一環,怎能給別人這個機會呢?
天氣轉眼就到了十月底,蘇春榮成功進入美美制衣的消息,就被她的同學好友知道了,大家羨慕地不得了。
原來,她們技校畢業這一批學生,有不少都來美美制衣應聘過,結果就沒有一個被錄取的。
美美制衣不但對文職人員要求很嚴,對工人要求也是很嚴格的。工人不僅要技術好,上機就可以獨立操做,而且要有速度和效率,一般初中技校生的水平,離人家的要求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蘇春榮在學校里水平一般,成績中等,竟然可以進美美制衣,不是走了狗屎運又是什么?
于是,兩個好朋友就逼著蘇春榮請客。
那時候的小女孩,不像現在這樣,請客就是下館子泡澡或者去K歌酒吧迪廳,沒這么多選擇也沒那么多錢,再說當時也沒這些花樣。
下館子肯定下不起,請客也就是看場電影。可電影院里也很少有新電影,都是些老片子來回倒騰,大家也看膩了。
于是,就有人提出來,不如去旱冰場滑旱冰。那時候,旱冰場是剛剛興起的一種全新的娛樂方式,租一雙旱冰鞋,一個小時只需要幾毛錢,也不貴。
說到旱冰場,恐怕三十歲以下的人都沒什么記憶了。旱冰鞋類似于今天的輪滑,但旱冰鞋是四個鐵軸承做輪子,安在一塊鐵板下面,前后各有兩個,類似個四輪小車的底盤。
然后,建一個幾百平米的圓形場地,四周用鐵網圍起來,用水泥把地面弄平整,就是旱冰場了。
那時候城市里的路面還沒有現在這么平整,到處坑坑洼洼,不能滑輪滑,也沒有輪滑鞋,更不能穿旱冰鞋滑過去。想滑旱冰,就得去旱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