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們并不盲目。按照大家放心的原則,大部分人愿意推選馬友寶當這個生產部經理。
馬友寶這個人是出了名的好抱打不平,也喜歡和職工們在一起拉呱。平時不管是在廠里還是在宿舍區吃飽了飯出來遛彎,他身邊總能圍著不少人,對他講自己遭遇的不平事。他會開導人家,還能幫人家出主意,實在不行還能替人家出頭,找領導或者上級講理。
那天上午,大家集體來找姚遠論理,大家也是把馬友寶推在前面。
馬友寶在職工當中,早就很有名了,所以姚遠會認識他。
同樣,當年姚遠在礦機清潔隊掃大街的時候,也和這個馬友寶一樣,喜歡為大家出頭,兩個人當時可以說是惺惺相惜。
可是,馬友寶只是一個木型分廠的木型工,對生產管理一竅不通,他自己都認為自己不行。出頭露面,找領導講理可以,真讓他去搞生產,那就耽誤事了。
在姚遠的辦公室里,馬友寶聽著大家要他出來擔任經理,兩只手拼命地亂搖。
“我胡說八道,找人家的毛病行,讓我去管工廠,我知道什么呀,這不瞎胡鬧嘛!”
姚遠就嚴肅了說:“馬師傅,管理這種事,誰都不是一下就能會,都是慢慢在實踐中學會的。我姚大傻當初就是一個掃大街的,現在不一樣能當總經理,弄出倆公司來嗎?”
馬友寶就搖頭說:“大傻,我和你不一樣。你雖然掃大街,可你爹你媽都厲害呀,你光跟著他們學就行了。你在礦機那陣子,就是廠里有名的能人了,啥不會呀?好多車間設備壞了修不了,不還得請你去修嗎?我是真不行。我怕把這個經理接下來,到時候給你,也給大家耽誤事,就對不起大家了。”
姚遠說:“馬師傅,啥叫行,啥叫不行啊?在我看來,大家伙兒信得過你,你能為大家伙兒服務,心能放直,這就叫行!那些有本事能管工廠的,大家還不信他呢!大家不信他,我憑啥用他?”
這時候,就有個組長出主意說:“馬師傅自己管工廠,的確是有些不合適。要不,傻哥你給他配倆懂行的,讓他監督著這倆懂行的干?有馬師傅監督著,估計別人也不敢耍壞心眼兒。”
大家一聽,這個主意不錯。姚遠也覺得可行。有馬友寶在一邊看著,那倆懂行的就不敢動歪心思。再說,他自己就是行家,也能從日后的生產數據中,看出問題來。
于是,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議論誰能給馬友寶當副手。
首先,就是原來大件分廠的廠長林清華,這個人懂機加,腦子活,當初大件分廠還是盈利的,工人也能發出工資來。
可是,這個人也干私活,據說也弄了不少錢。但總體來說,他膽子不大,是在保證工人發出工資來的情況下,才謀私利的。這在礦機就算好干部了。
然后就是大修分廠的董云了,這人和林清華差不多。機修分廠沒有活干的時候,他親自跑出去給工人找活干,把工人們安排到其他企業里去掙錢,讓工人吃上飯。
但他也不是白干,工人們去外面掙錢,他從當中抽分成,也為自己謀了不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