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就約了周家林,再加上董云,找個酒館,他請客吃飯。
杜鵑還想跟著,讓他給打發回家了。大老爺們吃飯,你個小丫頭片子跟著,添什么亂?
下午還得開會,大家不敢喝酒。吃飯這個工夫,姚遠就和周家林說他的想法,將來工廠要怎么發展。過去的就過去了,絕對不會追究,也絕對不會因為過去的事情,他就對周家林印象不好。礦機干部過去都這樣,風氣、環境使然,跟個人沒多少關系。誰到那個位置上,都會學壞。
然后再談工人們反應這么激烈的原因,讓周家林理解大家的心情,不要計較。雖然不能當車間一把手,可副職非他莫屬,他的能力在那兒擺著啊。以后做好了,工人信任了,當正職也不會有問題。
他姚大傻用人,只看能力,看良心。只要你周家林能力大,再往上提,當生產部經理,當老總都沒問題。
真是苦口婆心,從飯桌上一直說到辦公室,再說到上班,口干舌燥啊!
這時候,姚遠就更迫切地感覺到,他需要一個政委一樣的人,幫他做這些工作,要不然自己非累死不可。
只有大家的思想通了,這工作才能干好啊!
這種人得有一定威信,大家都佩服,還得能理解他的想法,上哪兒去找呢?
一個全國都有名號的大老板,礦機的實際控制人,和他這樣一個小干部一起下館子,聊一中午,周家林就是心里再有情緒,這時候也沒了。何況他以前的確是干的有些出格,人家這么大的老板表態不計較他,他還想咋的?
下午繼續開會,幾個候選人陸續發言,談了自己的打算。
考核機制大家都了解了,誰也想上去當干部,干部工資高啊。這競爭看著還挺激烈的。
這一發言,就看出水平高低來了。大修車床工段的刮研組長劉正平,五十出頭了,眼看要退休了,但水平不低。從怎么整合兩個車間的資源,到如何做到派活公平,怎么定工時合理,講的頭頭是道。他計件工時讓工人代表評議的辦法,也暗合了姚遠的心思。特別是他提出來,兩個車間各設工段長負責,由車間主任從中協調的辦法,合理而實用。
他處處留有余地,讓工人參與管理的辦法,贏得了大家的信任,最終以較高的得票,當選大修車間主任。
然后,在姚遠替周家林說了不少好話的情況下,周家林做副主任,協助劉正平管理車間的提議,才得到了大家的同意。
像劉正平這么大年紀的人,技術、經驗都到了最好的時候,體力和精力也可以。可按照礦機原來的制度,他這輩子就只能等退休了,是干部都得下來讓位,別說是工人了。
姚遠不管這個,搞管理沒有經驗,沒有老奸巨猾的手段,指望年青人根本不行。只要你有能力,就是七十了他都用,大不了多給你配個副手。
劉正平也算是恰逢其時,攤上了姚遠接收礦機。他在礦機呆大半輩子,心里積攢了好多想法。這一回,終于有機會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