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稍長,這些業務員當中誰頭腦靈活,有經濟意識。誰腦子不靈光,只知道瞎跑,就可以看的出來了。
姚遠就根據這些人不同的特點,開始給他們分配不同的部門。
那些勤快但經濟頭腦欠缺的,他就把他們集中到一起,成立調研科,負責收集情報搞調查。
那些頭腦靈活,能跑來更多活的,他成立銷售科,讓他們負責銷售推銷和談業務。
大修車間的活,這些業務員們在跑企業談業務的時候,順便就做了。企業都有設備,都有需要大修的時候。業務員們接觸的廠家多了,大修車間的活反而多起來,買賣紅火,利潤也比機加車間高。
因此大修車間又增加了不少的人手,連美美那邊的設備修理工作,都承擔下來了。
大修車間雖然規模沒有機加車間大,但維修設備,手工勞動占比較多,用人也就相對多一些。
三個月以后,兩個車間加起來,用工達到了一千多人,再加上姚遠這邊成立這么多職能機構,也用了一百多號人,美美那邊又補充了一百多人進去,剩下沒有崗位的職工數量,就不足兩千了。
可是這不足兩千人,整天沒事干白拿工資,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再說他們沒有活干,就只能拿最低工資,他們也不滿意,天天派代表過來纏著姚遠想辦法。
經過姚遠的主動推動,職工們知道團結了,也知道派代表來申訴自己的需求。
這在姚遠看來,是好事情。勞動者知道組織起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干部們就得有所顧忌,不敢胡作非為。
以往的礦機,最怕的就是這個。
上一世的時候,有分廠搞的太不像話,職工們聯合起來去辦公大樓討說法,總廠領導派姚遠去和職工們溝通。姚遠磨破嘴皮子,軟硬兼施,把工人們哄回分廠干活。
接下來,分廠就實行了嚴厲的措施。不允許職工集體進更衣室,換工作服要一個一個的進去換。不允許三個以上的職工在一起說話。就是兩個職工在一起,也不允許超過五分鐘。輕則處分,不發工資,重則直接開除。
這樣的辦法,只能用喪心病狂來形容。
悠悠眾口,宛如江河泄洪,靠如此圍堵是圍堵不住的。
僅僅通過這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來,礦機干部怕職工怕到了什么地步!
話說回來,你干部光明磊落的話,干嗎要如此懼怕職工議論呢?
有這樣干部的企業,不垮掉才是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