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你以為這社會對你那么眷顧呢?當個普通**絲沒人搭理你,你去發財試試?
社會財富有限,你發財了就等于搶了別人的財富,別人發不成財了。你傻逼一個,又發財了,人家不辦你辦誰呀?
當然了,現在這些制度,好多還沒發明出來呢,除了姚遠的大廈集團,其他地方也沒有。這就讓姚遠有了成功崛起的機會。
姚遠成功利用了職工們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把自己的先進制度,就這么潛移默化地融入進去,讓礦機這個老舊的工廠,有了新制度和新觀念。
有了這些制度和觀念,就打下了堅實的現代化企業的基礎,只要日后有錢買來新設備,一個現代化的企業,就徹底誕生了。
張代表進車工工房的這個時候,新的管理制度已經開始實行了。
盡管還有許多人們認為不太合理的地方,還有不少人有意見,但大多數人還是不得不接受這個制度。因為大家已經提了無數的建議和辦法,對制度細節進行了無數次的改進,現在實行的這個制度,已經是可以讓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了。
世界上,也不會有任何一種制度,可以令所有人都滿意,大多數人可以接受,已經是很不錯的結果了。
新的管理制度,對計件工人來講,自然是干的越多,他們的收入也會越多。工序上的計件工人,自然不能等到上班以后再換工服浪費時間,都會早早去自己的崗位,開動機床工作。
所以,雖然剛剛過了上班時間,整個工房的車床卻已經都開動起來,工人們已經正式進入工作狀態了。
這個工房有上千平米,安裝了一百多臺型號不一的車床。這已經是礦機能夠利用的車床總數了。其他車床不是因為磨損精度不夠,就是因為過于老舊,效率太低,被淘汰掉了。
淘汰掉的機床,姚遠讓營銷部抽出人來,組成一個專門銷售部,在各種媒體上刊登廣告,吸引眾多小企業來購買。
這樣,各小企業和個人倒賣機床的二道販子,自然就形成一個競價格局,礦機可以獲得最高的利益。
原來礦機處理不用的設備,都是便宜處理給關系單位,或者跟干部們有這樣那樣利益關系的,有時候賣掉的價格,比賣廢鐵都便宜。
姚遠來個暗中的競價,賣出的錢就多了不少,正好可以在生產還不能正常進行的時候,給工人發兩個月工資,算是達到了他不靠外援,堅持下去的目的。
有時候,也不能怪別人說國有資產流失。競價可以賣到幾萬甚至是十幾萬的機床,被幾千塊錢賣掉,不是流失又是什么呢?
企業巨額損失了,換來了主管這項工作干部的個人好處,不是損公肥私,又是什么?
當然了,姚遠如果不把礦機買下來,而是像張建國那樣來承包,即便他采取這樣對工廠最大利益化的競價手段來處理機床,也容易被認定為損公肥私。
他是過來人,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工房進門是兩扇固定在外面墻上的木質拉門,上班的時候拉在門口兩邊。
再進去,往里四五米,還有一個沒有門的門框。這個門框就小一些,剛剛能允許一輛中型卡車進去。
門框里面就是噪聲隆隆的生產工房。中間是一道兩米來寬的安全通道,一直通到工房的另一頭。安全通道兩邊,安裝的就都是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