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直接說:“叔,你和大家有這樣的想法和決心,那就干吧,我支持你。”
張主任說:“那好,你就去趟研究所,把那些東西的工藝要求和樣品,給我們拿過來,我去召集相關方面的技術工人,大家一起研究。”
想想就又說:“最好,能給我們派個技術員來,我們有技術上的疑難問題,也好及時請教。”
姚遠只好再去研究所,把相關技術資料和化驗的金屬金相分析資料,還有幾個銷軸樣品給張主任拿過來。
只是在抽調技術員配合上,他猶豫了。這事兒不好和丁群說呀。
為什么要讓工人們去搞研究?是不相信他們研究所專業技術員的能力,還是相信過去人定勝天那一套?要是工人啥都能自己研究出來,那還要大學,要有學歷的技術員干什么?
姚遠思來想去,實在是跟丁群開不了這個口,只好作罷。得,自己也不去看劉二趕了,再在廠里忍幾天,親自給他張叔當技術員算了。
姚遠回來的時候,張主任已經下車間了,他在東面一個廢棄的工房里找到了他。
像這樣到處是窟窿,撒氣漏風的廢棄舊工房,礦機還有不少。張主任找的這個工房,面積比較大,地面也算平整,關鍵是上面和四周墻上都有窗子,雖然玻璃大多都碎掉了,可是工房里采光好,亮堂。
工房里面和所有廢舊的老工房一樣,墻壁臟乎乎地看不出原色,但地面已經被打掃干凈了。雖然窗子上早就沒有了玻璃,現在開春了,里面也不是很冷。
和張主任在一起的,還有馬友寶和十幾個年歲都在五十多歲的老工人。他們圍在張主任和馬友寶周圍,都找了工房里可以用來坐的廢木箱子,或者把磚頭壘起來,坐在那里,圍成一個小圈子,正在聽張主任說著什么。
看來,張主任是早就在準備參與研究所的研究了。
姚遠過來,到了圈子里面,和大家都一一打了招呼。不認識的,馬友寶就給介紹一下。
姚遠就把一個大文件包交給張主任,然后說:“所有的資料,都在這里了,樣品我也帶來了。至于技術員,大家都忙的抽不出時間,就由我給大家當技術員吧?叔你看成不成?”
張主任當然知道姚遠的本事,當技術員綽綽有余。于是就說:“那就這樣。今天呢,你就先給大家伙說說這些資料,讓大家都有個具體的了解,做到心里有數,你看怎么樣啊?”
得,看來今天是抽不了身了。姚遠也在一個木箱子上坐下來,把資料和樣品都拿出來,開始講解這些樣品的用途和機械性能技術要求。這一講,就是整整一個上午。
也別說,這些個老工人還真是水平不低,姚遠講的,他們都能明白,提出的問題也十分專業,這讓姚遠感到十分吃驚,他們的水平,看來并不比那些技術員們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