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保證媛媛的心靈健康呢?還是得從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里吸取營養啊。論語、史記、大學、中庸……姚遠的道德標準和做人準則,基本都來源于這些古代典籍。
姚遠已經決定,在暑假里,開始把心思用在媛媛身上,教她學習古文了。
可這小丫頭唯一不像自己的一點,就是不喜歡古文和古董。她不喜歡,你逼著她學,她就會有辦法糊弄你。你還有其他好多事,總不能二十四小時盯著她,和她玩心眼兒。
看來,想讓媛媛學習古文,就得先讓她愛上古文。
自己是怎樣愛上古文的呢?姚遠就想。
記的,他是在高中的時候,偶爾從學校圖書館里,找到了一本五十年代本的《唐宋散文精選》,又恰恰翻到了歐陽修的那篇《與高司諫書》,被歐陽修那文章中傳達出來的,那股凜然正氣所深深折服,從此愛上了古文。
那時候,他古文水平有限,歐陽修的文章,不憑借注釋和翻譯,他還不能完全弄明白。
可就是在那一年,懷著對歐陽修凜然正氣的深深崇拜,他通讀了當時能找到的,這位大家的所有散文。特別是那篇《與高司諫書》,他可以順口背誦,至今不忘:
修頓首再拜,白司諫足下:……自足下為諫官來,……今者推其實跡而較之,然后決知足下非君子也!
……夫力所不敢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過,此君子之賊也!
……是直可欺當時之人,而不可欺后世也。今足下又欲欺今人,而不懼后世之不可欺邪?況今之人未可欺也。
……
昨日安道貶官,師魯待罪,足下猶能以面目見士大夫,出入朝中稱諫官,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諫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書在史冊,他日為朝廷羞者,足下也!……若猶以謂希文不賢而當逐,則予今所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爾。愿足下直攜此書于朝,使正予罪而誅之,使天下皆釋然知希文之當逐,亦諫臣之一効也。
……
這位大家在受到牽連,自身難保的環境里,猶敢慷慨陳詞,痛罵高姓諫官之無恥,勾言陷害范仲淹。姚遠至今背誦,仍是有字字璣珠又字字誅心的感覺。
這封信箋送出,倘高諫官拿到皇帝面前,作者恐怕性命不保。可是,歐陽修為了正義,根本不會在乎自己的性命。
同樣,在那個燃情歲月里的姚虎夫婦,為了正義,也不會考慮自己的性命。
在這些人眼里,唯一存在的,只有正義!
這,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魂啊!
高中時代的姚遠,每次誦讀這篇文章,都會被激動地熱淚盈眶。
姚遠決定,就從這篇《與高司諫書》開始,教導他的小丫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