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五年的春天,上級終于審核通過了姚遠的可行性報告,市政府的行政規劃里,就多了一個新的行政村——礦機新村。
然后,市房地產公司就開始進駐礦機,對居民舊房屋開始改造,籌建新的消費和娛樂中心。
礦機新村的居委會主任,由姚遠擔任。姚遠聘請了他的張叔做副主任,同時,要求張叔牽頭,以礦山集團職管會為基礎,組建村委會。
以后的礦機新村,包括周邊劃進來的其他自然村子,都要服從礦機新村居委會的統一領導。
由于所有自然村落都要進行改造,建立新的村民居住點,集中居住,姚遠就沒在這些自然村落里再建行政機構,而是派居委會的工作組進駐,進行搬遷落實工作。
居委會的內部行政工作,主要由他的張叔帶領居委會來管理,他則配合杜娟,對外搞招商引資工作。
新的商業大廈建起來了,得有公司過來經營。新的酒店和娛樂場所建起來,也得有專業公司過來經營。對外招商引資,推銷自己,這個杜娟內行。
于是,營銷部、廣告部、公關部等等,這些專業推銷自己的部門就建立起來。
礦機新村也就存在了兩個互不統屬的機構,行政機構和銷售機構。行政機構由張叔負責,和他當年在礦機一樣,利用群眾,讓大家自己管理自己。
這個張叔已經有了充足的經驗,用人上也有了成熟的選拔機制,遴選與考核有機結合,干的有聲有色。
銷售機構則由杜娟負責,通過人力資源部遴選合適的專業管理人員,組成各個部門,開始為各個工程尋找客戶,籌措資金,忙個不亦樂乎。
姚遠總攬全局,其實還是啥都不用操心。
事業發展到這一步,各地的人才開始匯聚到他的麾下。有專業人才,有他張叔和杜娟這樣的得力干將,他也就大事上多少過過目,把握個大方向,其余就交給別人去干了。
年初,姚遠做出決定,允許自己旗下的所有部門配備轎車,杜娟就有了自己的大眾2000,這是當時比較不錯的中檔車了,比這高級的林肯一類,則屬于豪車了。
杜娟有了轎車開,那輛面包車就倒下來。姚遠沒給自己買轎車,就又開杜娟的那輛面包車。
他不是不想開轎車,他是刻意要保持低調。在那個時代,這么大的資產,讓他時刻感覺如芒在背,他太了解這個時代了。
可是,到了這一步,把事業做大,對他來講,已經是一種誘惑。因為事業越大越容易生存,對社會的貢獻也越大。同時,他也在心里不斷思索著兩全的辦法。
杜娟拿到轎車鑰匙的第一天,就接到了姚遠的電話:“看著你的新車了沒有?”
杜娟已經忍不住開著車出去轉了一圈了。一個一無是處的窮丫頭,不是跟著姚遠,不會有她的今天。
在那個時代,能開上這種轎車的人,全市也沒有幾個。她杜娟一個高中畢業生,若不是老板賞識她,刻意栽培她,哪兒能有現在的殊榮?
她就跟姚遠說:“我已經出去轉了一圈了,比那個面包舒服多了。”
姚遠就嘟囔:“光圖自己舒服,也不知道拉著我一起去舒服舒服。”
杜娟就嘿嘿地笑:“你也給自己買一輛不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