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和爸媽和好之后,又過了幾天,姚遠就買了禮物,單獨到杜娟爸媽家里來,拜望二老。
當然了,在此之前,大家得通過杜娟來互相傳遞各自的意見,直到最后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相處方法。這里面,主要還是要讓杜娟爸可以接受。
杜娟爸媽不常在別墅住,只是在想閨女和外孫子的時候,偶爾過來住幾天。杜娟爸媽在這里的時候,姚遠就不過來,免得撞在一起尷尬。
姚遠也不能總是躲著杜娟的父母,得抽空去他們那里拜望一下,這樣也有利于緩解彼此之間尷尬的氣氛。
另外,杜娟這事兒還得盡量保密。在家里不守著外人的時候,姚遠也得叫杜娟父母爸媽。守著外人,還是和過去一樣,免得讓人家知道。
杜娟雖然還想著上班,但大家商量半天,還是不上班的好,上班容易露餡。
杜娟就在家里專職教育哲哲了。等孩子大些,按照姚遠的意思,杜娟最好是陪著哲哲去歐洲上學。哲哲有歐洲國籍,可以直接在國籍所在地上小學,接受教育。
在遙遠看來,國內目前的填鴨式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不如就選擇在國外買個房子,到時候杜娟陪著,直接出去接受教育。這樣,孩子在思想方面,就少受一些條條框框的束縛。
杜娟帶著孩子去國外的時候,杜娟父母也就跟著過去了。那邊的空氣,比起國內來,絕對不是一回事。
在孩子上學之前的這幾年,就這么先湊合著吧。不管怎么說,杜娟這頭他總算是安頓妥當了,也算是省了他一頭最大的心事。
可接下來,就又發生一件大事,他的張叔死了。
張叔是死在工作崗位上的。
姚遠雖然頂著個礦機新村村委會主任的名義,可他事兒太多了,也只能把握個大局。村委會剩下的事情,就得張叔去具體來做。
十一月底的一天,張叔領著幾個村委會干部,到一個行將拆遷的村子里,去做說服動員工作。
那個時候,村民們已經可以看出來,礦機這個地盤,隨著各種設施在不斷建設和完善,人口越來越多,商業越來越發達,這地皮就越來越值錢。
人都是有自私之心的。地皮值錢了,原來的拆遷補償,好多人就不滿意了。少數幾個人就鼓動著大家集體抗拒拆遷,要求漲價。
新村的建設遇到了阻礙,張叔就帶著幾個村委委員,到抗拒拆遷的村子里來做工作。
礦機這個地方,原來是個什么樣子?除了礦機那個工廠,其余地方,都是荒山野嶺,一片荒涼啊。現在大家看看,新的高樓,新的商業區,公園,物流,批發市場,一天一個樣子。
為啥會是這個樣子啊?就是在不斷地開發建設,吸引更多的商戶,到這個地方來落腳,做生意,這個地方才一天比一天繁華起來。原來一片荒涼的荒山野嶺,才能變成今天的新興城市,大家才能過上今天的好生活。
咱們不斷地建設新的城市,新的商業區和居民區,才能不斷地發展,大家的日子才能一天比一天紅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