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譚家菜并非精通,畢竟它屬于官府菜肴,對食材的要求極為嚴格。
所謂的官府菜,是指幾種名菜流派,以其清淡雅致和精細選材而聞名。
在過去,京城的官府居多,府中對美食頗有講究,每人都有拿手好菜,用來款待同僚或是地位更高的官員。
同時,官府菜須得低于宮廷菜,主要體現在食材選擇上,不能使用皇家貢品。
當時的川菜還未成為大菜系,原主人曾拜師學習,師傅傳授了不少,因此成為了他的拿手好戲。
至于面點,不過是饅頭、面條、餃子之類的,等級并不高。
大鍋菜雖非菜系,卻是重要烹飪手法之一,系統單獨列出這一點倒是挺罕見的。
最后是空間功能,被歸為一類,包括儲物、種植和養殖區域。
何雨柱連忙打開儲物空間,里面空無一物,具體大小難以估量,總之大到令人咋舌。
相比之下,種植和養殖空間就小得多,每個約有一畝地大小,且內部設有水井。
對于如何使用這些空間,何雨柱尚不清楚,他關上空間,開始思考當前的境況。
根據劇情中的對話推測,如果沒有穿越,何雨柱會帶妹妹去保定尋找父親何大清,但在這個寒冷的季節,他們未能見到何大清,反而被白寡婦攔在外面,而何大清也不敢出來相見。
據原主人的記憶,明天將是軋鋼廠合并后進行定級考核的日子。
那時的軋鋼廠還是婁半城的私人工廠,公私合營已是必然趨勢,是第一批實行此政策的企業。
鋼鐵是國家的重要資源,不可能長期由私人掌控,而婁半城對此也持開放態度。
如果他明天帶妹妹去保定,恐怕就趕不上考核,甚至可能失去工作,何大清寄來的錢也可能被易中海扣留。
為何何雨柱如此感激易中海,這確實值得深思。
何雨柱皺起眉,保定不能去,還需安撫妹妹何雨水,畢竟她只有九歲,昨晚哭累了才睡,醒來肯定又要傷心。
他匆忙起身,旋即打開家中的兩個面缸,一個裝的是白面,另一個裝的是玉米面。
在這個時代,北方人以面食為主,主要是饅頭,何雨柱看了一下,白面大約有五十斤,玉米面則幾乎滿了。
何大清一切都準備得井井有條,家里還有冬天儲備的大白菜、土豆和蘿卜等,肉類食品則儲存在地窖里。
看來,何大清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只是原主人并未察覺,還以為是為過年作準備呢!
他抓起一把棒子面研磨,發現有許多粗大的顆粒,遠不如后世的細膩。
何雨柱繼承了烹飪技巧,做飯對他而言并不難,但棒子面的味道確實一般。
然而,這些物品卻讓何雨柱產生了疑惑:既然何大清是有計劃離開,那么這些準備就顯得合情合理,但在劇情中,傻柱兄妹為何過得如此艱辛呢?看來,這次不去保城是對的決定!
他找來一個簸箕,篩選出一些粗粒的棒子面,然后將其丟入養殖空間。
接著,他又取出一些面粉,打算做些雜糧面條,比如二頜面。
何雨水醒來還在哭泣,他不能讓她吃饅頭,一碗熱騰騰的面配上熱湯是最好的安慰。
和好面后,他用屜布蓋住讓它醒發,然后出門前往地窖。
此時天還沒亮,冬日的白天短暫。
他從地窖取出兩兩豬肉和一顆白菜,肉絲面足夠了。
廚房在室外,有一個簡易的爐灶,上面燉著一口大鍋。
搟好面條后,他先刷鍋,然后不加水,切了些蔥姜蒜準備用油炒香,接著炒肉絲,加入水煮面,最后放入白菜絲,用醬油提色提鮮。
烹飪過程中,看到面條即將完成,何雨柱起身敲響何雨水的房門。
小姑娘小小年紀就有自己的房間,已經超越了院里的其他孩子。
“砰砰……”他敲門,很快門開了,何雨水顯然早已醒來,臉上還掛著淚痕,顯然剛才在屋里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