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了家中烹飪的他們,對比起何雨柱的手藝,簡直是天壤之別!何雨柱擅長烹制的是諸如紅燒肘子、蘑菇燉雞、宮保雞丁等不太辣的菜肴,畢竟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辣味。
然而,他對色香味的追求一絲不茍。
當宴席開始,菜品端上桌時,大媽們報出每一道菜的名字,香氣便立刻飄散開來。
趙主任借來了許多煤爐,像燉蘑菇雞這樣的菜品,每個爐子都專為一鍋,烹飪時間充足無比。
直到所有的菜都上齊,大媽們也被邀請一同享用,畢竟他們都是附近的鄰居。
何雨柱則帶著何雨水在廚房里品嘗美食。
他們的餐桌上只有四道菜,但都是小份,何雨柱并沒有準備每樣都來一份。
“哥,你做的真的太好吃了!”何雨水一直在看書,但她的小鼻子一直捕捉著菜肴的香氣,她挑中的四道菜都是她最喜歡的。
“那就多吃點吧!”何雨柱拿著白面饅頭,微笑著看著她。
這丫頭怎么吃都不見長肉?她的個頭似乎又高了一些,但自己并沒有給她補太多的鈣。
宴會結束后,由于物資供應相對容易,趙主任作為食堂管理者,確保每桌的菜品豐盛,這是為了面子。
趙主任帶著兒子和兒媳再次表示感謝,遞上了紅包,何雨柱接過并不細看,說:“主任太客氣了,祝你們白頭偕老,子孫滿堂!”
趙主任的兒子也贊許地說:“何師傅,你的廚藝真是無可挑剔!”
收拾完后,何雨柱帶著何雨水離開,趙主任還特意送了一個生的大肘子。
他今天宴請的主要是軋鋼廠的同事,級別相近,還有后勤的上級領導。
大家都嘗出了何雨柱的手藝,畢竟他們也不是第一次品嘗。
這次聚餐讓大家意識到何雨柱的價值,他們可能會在自家遇到大事小事時,想到請他幫忙。
盡管他們在廠里地位不低,但在廠外,他們的級別并不足以請到大飯店的廚師。
而今天這頓美餐讓趙主任和家人臉上有光,未來自家的活動也許也會尋求何雨柱的幫助。
何雨柱明白,這次來訪收獲頗豐,不僅因為趙主任的紅包,更在于提高了自己的名聲。
他不需要在整個北京城出名,僅軋鋼廠和街道的工作就已經忙不過來。
但他愿意為領導們做飯,除了收入豐厚,還能拓展人脈。
隨著廚藝的提升和學習更多菜系,這種關系網將會更加豐富,對未來的幫助很大。
食堂并非只有他一人掌勺,其他廚師也需要接私活,保持適當的距離對他們都有好處。
他可以適當提高收費標準,這樣就不會輕易拒絕別人,先看看對方的經濟狀況。
……
除夕夜,何家兄妹歡聲笑語,雖然人數不多,但家中食物豐盛。
何雨柱還買了一臺收音機,易中海一家和賈家一起共度佳節。
聾老太太始終未出現,估計與易中海有關,畢竟聾老太太只能依賴他們夫妻倆。
而在何雨柱這邊,與易中海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張,這確實是個麻煩。
畢竟易中海在大院里威望頗高,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城府極深,技術在廠里數一數二;另一方面,他已經開始強調”尊老愛幼”的理念,這原本是好事,但他過于極端,認為”天下沒有父母的錯,只有兒女的不周全”,這近乎灌輸愚孝思想,并將大院里的長輩們都視為尊長。
何雨柱其實有些畏懼見到聾老太太,因為他來自另一個時代,自己的變化太大,擔心被老太太察覺。
盡管這種事說出來不會有人信,甚至會被當作封建迷信,但何雨柱心里還是有些不安。
他并不打算在大院里久留,也不覬覦聾老太太的房子。
大年初一,兄妹倆白天外出游玩,中午回家用餐后,下午又出門了。
何雨柱并不樂意待在大院,何雨水也無法整日埋頭讀書,兩人的食物也不多,大多是硬菜。
初二早上,何雨柱剛起床就聽到敲門聲。
“誰啊?”他驚訝地問道,還以為又是易中海找上門。
“小何,是我,張秘書!”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是張秘書。
何雨柱連忙回應:“張哥,你稍等!”他匆匆穿上衣服,打開門:“張哥,你怎么來了?””真不好意思。
“張秘書說著,被何雨柱請進屋,他跺了跺腳,接著說:“今天是來請你幫忙的。
廠長想請你中午一起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