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明白家里并不缺糧,他們三人都有定量配給,但他們家并不完全依賴定量生活。
制作棒子面時,需要用到細眼篩子過濾,尋常人家哪會這么做?
何雨柱毫不猶豫地答道:“今晚我出去一趟,東西我會直接送到爸媽那里,他們家是門戶,大姐或二姐如果需要,可以從那里少量帶回家。
“過節時,我們也帶雨姐藏去那邊,那邊可以放開肚皮吃,但在家就有限制。
“文麗一聽很高興,接著確認道:“你沒問題吧?”
“放心吧!”何雨柱笑著回答,但并未透露東西的來源,“先吃飯吧。
三人關上門享用晚餐,然后何雨柱推著車子又要出門。
“柱子,還要出去啊?”閻埠貴還在前院等著。
“是的,文麗娘家那邊叫我過去看看,吃完飯沒事就過去轉轉。
“何雨柱笑道,“我會盡量早點回來,別那么早就關門。
“沒問題!”閻埠貴見何雨柱并未攜帶任何東西,自然不會阻攔。
何雨柱騎上自行車直奔文家,夜晚街道上空蕩蕩的,他一手扶車,一手持著手電筒。
他沒有安裝摩托車燈,因為燈光太微弱,而且速度快了容易出事,還是用手電筒更安全。
抵達文家所在的胡同,何雨柱環顧四周,從空間里拿出一些東西,隨后推車進入。
“砰砰~”敲擊門環,屋內很快有了回應:“誰呀?”這是文母的聲音。
何雨柱回應道:“媽,是我!”
“柱子?”文母連忙開門,“你怎么來了?”
“給您送點東西,我們快進去吧!”何雨柱左右看了看,然后推車進門,車上載了不少東西。
文母立刻明白過來,連忙關門,“這么多東西,沒事吧?”
“沒事,不是廠里的,廠里的東西我可不敢拿。
但我是個廚師,在城里買點東西還不難。
“何雨柱并非完全找借口,他在酒樓工作過,認識不少廚師,這些年來的關系一直保持得很好。
進了院子,何雨柱立即開始卸貨:“白面一百斤,棒子面也是篩過的,有一百斤,還有五斤雞蛋、兩只雞、五斤羊肉!”
“這么多啊!”文母心中暗喜,她的小女兒家總是吃得不錯,文麗每次來都會提到。
然而現在農村收成不好,城市定量也在減少,雖然家里只有她和老伴,但女兒家呢?
這時,文父披著衣服走出來說:“這么多東西,柱子,你家怎么辦?”
“爸,您放心,但這些糧食別讓大姐和二姐一次拿太多,他們住的大雜院人多嘴雜。
“何雨柱提醒道。
“分幾次少量拿回家,多來幾次。
白面也不要拿太多,您二老多吃些白面。
在新年的第一天,何雨柱帶著妻子文麗和女兒何雨水,一家三口騎著三輛自行車出門,車筐里裝著幾個糧食袋,引來了鄰居們的羨慕目光。
賈張氏低聲嘀咕著什么,但賈東旭和秦淮茹早已習以為常,沒有過多在意。
他們的生活還算寬裕,賈東旭的收入頗豐。
而易中海看到糧食袋,心里思索:何雨柱家的日子過得不錯啊。
他是廚師,能弄到糧食,但搬運這些物資則顯得不太妥當,難道沒考慮到大院鄰居的感受?
有了這個念頭,他起身離開,前往后院,先是去看望聾老太太,然后再到劉海中的家。
而閻埠貴大爺則眼睛發亮,詢問道:“柱子,你們這是要去哪兒?”
何雨柱回答:“當然是去岳父家了!現在物資匱乏,節日一起過更好,集中一些東西,這樣我們的新年也能過得更豐盛不是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