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大茂這邊很快就談妥了,實際上,除了他,劉海中家也需要房子。
然而,劉海中從未有過購買的念頭,他們的大兒子報名去了三線建設,并且商量著多帶些錢,以改善初期的生活條件。
這樣一來,劉海中又被掏空了!劉光天和劉光福心中不滿卻不敢明說,劉光天已經有了工作,但并非在軋鋼廠,而是被分配到了一家小型工廠,劉海中并未通過關系讓他進入軋鋼廠。
他對這事心存怨念,卻只能忍氣吞聲!如今工作在身,每月還得向家里進貢,可這筆錢卻沒落在他自己身上。
那兩間倒座小屋雖不寬敞,但畢竟是屬于他的房子。
許大茂的談判進展順利,每間房子兩百元,乍看似乎便宜,但在前些年,一袋糧食就能換一間。
由于兩間房屋從未打理,因此價格上并不昂貴,這讓許大茂頗為滿意,只等兩家搬走。
盡管三線工程還未正式啟動,但人員統計已經開始,首批報名人數并不多,但還是有人愿意搶占先機。
首批前往的好處頗多,雖然工資不變,但有補助,且能優先獲得住房。
當然,隨之而來的艱辛也是預料中的,所有工程幾乎是從零起步。
許大茂談妥價格后,接著去街道備案,這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否則后續的產權轉移會變得棘手。
此事還得許父出面,但由于許大茂家人口眾多,梁拉娣又是寡婦再婚,各方面條件都符合規定,特別是再婚這一項,國家是鼓勵的,只是民間對此有些誤解和流言蜚語。
尤其是關于”拉幫結派”的說法,如今梁拉娣再度懷孕,算是個正面信號。
然而,在許大茂好事連連之際,一個惡毒的傳言開始流傳,說梁拉娣肚子里的孩子并非許大茂親生。
這使得之前何雨柱讓三大媽散播的謠言再次被提起,一時之間,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目前許大茂尚不知情,畢竟沒人當著他的面提及。
倒是許母聽到了這些閑言碎語。
自梁拉娣懷孕后,她每天都來幫忙做家務,減輕梁拉娣的負擔,考慮到許大茂還要下鄉,家中留下一個孕婦照顧四個孩子以及兩位老人,許父和許母怎能安心?
許母身為家庭主婦,自然樂于與鄰居們交流,關系親密的便將這傳言透露給她。
聽到這些,許母頓時火冒三丈,但她并未質疑梁拉娣,因為她對這個兒媳非常滿意,認為她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此刻竟有人惡意中傷?
許母性格潑辣,下班時便站在胡同口破口大罵。
“哪個造謠生事,編排別人家的事,哪只眼睛看見的,竟敢這么說我家媳婦!”她的嗓門不小,下班高峰期,胡同里人潮涌動,將狹窄的小路堵得水泄不通,大家紛紛駐足圍觀,竊竊私語。
易中海和秦淮茹回家時,因走得較慢,發現胡同里圍滿了人。
易中海遠遠聽見爭吵聲。
“讓讓,下班了還堵在這里干嘛?”作為八級鉗工,他在工廠和胡同里都有威望,一句話便讓人群散開。
他擠進人群后,發現是老許家的事。
“讓讓,下班了還堵在這里干嘛?”他再次強調。
接著,他皺眉問道:“弟妹,你怎么在這里發脾氣?”名聲對他而言至關重要,如今許母在此大聲咒罵,作為一家之主的顏面何存?
“老易,你說這些人多缺德啊?”許母不依不饒地質問,“竟然說我家媳婦肚子里的孩子不是咱們許家的,這種話也能說得出口?”
“這事必須給我個說法,否則沒完,我要去街道投訴。
“好了,回去再說,你在這兒發脾氣有用嗎?”易中海面色嚴肅起來,“你知道是誰散布的謠言嗎?”
“又不是查不出,他們一個個被問,我就不信沒人會說。
“許母氣得夠嗆,但她的肺活量不小。
梁拉娣這時帶著女兒秀兒回來,“媽,發生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