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何雨柱回家后,向妻子文麗和岳母報告了此事。
文麗有些猶豫:“搬那么遠,上班會很不方便,文佳也跟著受累。
“沒事,到時候坐公交就好了。
“何雨柱說道,“城市越來越大,等我買了車,出行更方便。
“看你得意的樣子!”文麗瞪了他一眼。
從第二天開始,何雨柱每天早餐后就直奔前門。
首先是拆除,那些亂搭的建筑被逐一拆掉,留下的紅磚可以用于廚房和浴室,省去了額外購買的成本。
清理完后,便是屋頂,這是重點。
他把所有的瓦片都取下清洗,清除積灰,檢查梁木。
清理完畢后,重新上漆,損壞的部分要替換。
現代化改造要等到三十年后,因此這次裝修何雨柱格外認真,每個環節都親自過問。
正院的三間主屋都要加裝四根支柱,這次不采取完全封閉的隔斷,主要是增強承重和美觀性。
在后屋和側屋各加建了兩間,任何有損壞的梁柱和墻壁都需要重新用磚頭砌筑。
室內只刷到半墻的高度,主要是為了防塵,考慮到家里依然燒煤球,半墻高度的油漆便于日常清理。
所有的門窗都更換成雙層玻璃,即兩片玻璃疊加,連同立柱一起重新涂漆。
前后各增設了一間廁所,側屋后面直接改造成了浴室,安裝了浴缸并貼上了瓷磚,前面的側屋則改成了廚房,同樣采用瓷磚裝飾,便于日常維護。
所有地面重新找平,家具則按照復古風格設計,正房區域規劃為臥室、客廳和書房。
盡管工程量不算小,但實際工作并不繁重,大概一個月就能完成,因為沒有復雜的施工環節。
何雨柱隨后每天都來開窗通風,至少要持續兩個月,確保新房可以入住。
文母、文麗以及三個孩子都過來看望,大家都非常開心,能住進寬敞的新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間,還有額外的客房,以便節日時親友聚會。
文母現在與他們同住,逢年過節,大姐和二姐兩家也會來這里。
而文家的房子則讓給兩家孩子的居住,這樣兩家的住房壓力得以緩解。
兩個月后,何雨柱全家搬進了新居,大姐和二姐兩家也過來幫忙,因為他們自己也將搬過來。
蔡全無和徐慧珍也過來幫忙,最近幾年何雨柱結識了許多人,而且他家離徐慧珍家很近,他們兩家住在同一條寬闊的胡同里,胡同甚至能容納汽車通行,這也是何雨柱選擇這里的原因之一。
80年代初,大眾品牌最早進入中國市場,早期的捷達車售價才八萬多元,后來價格迅速上漲至二十多萬。
何雨柱早就注意到這一點,他打算購買幾輛。
“哎呀,柱子,你的廁所居然直接通到院子里了?”徐慧珍聲稱是來幫忙的,但實際上蔡全無做了大部分工作,她只是在一旁發表意見。
結果她發現了廁所!
“沒錯,前面一個,后面一個。
“何雨柱扛著東西,一邊解釋道:“我的院子挺大的,有足夠的空間建造這些設施。
“以后大家都不用出門排隊上廁所,下雨也不怕,沿著走廊就能走到。
“那味道能接受嗎?”徐慧珍皺眉,想象起來就覺得不太舒服。
“哈哈,這里可有講究,廁所后面有個化糞池,經過沉淀和過濾,不會有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