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珍感到眼界大開,但她提出一個顧慮:“不過現在家庭人口多,房子太大可能會導致費用過高。
“何雨柱建議:“你可以找銀行以房產作為抵押貸款,按月分期償還,這就是所謂的房貸,在港島很常見。
“哦,他們叫樓花。
“徐慧珍點頭表示理解。
雖然今天收獲頗豐,但她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需要一個完整的團隊,甚至可能需要從港島聘請專業人士。
初步框架需要搭建,即使行事果斷,也需要時間。
徐慧珍忙于工作,而陳雪茹再次來訪。
她早就知道徐慧珍的消息,只是在一旁觀察。
徐慧珍從港島回來后,陳雪茹坐不住了,直接帶著丈夫范金有來到何雨柱家。
“柱子,徐慧珍又來找你合作了嗎?”落座后,陳雪茹問道。
“420”
何雨柱笑道:“陳姐,你應該早就知道這個消息了,現在咱們兩家已經是親家了!”
“進出口業務不是一起做的嗎?”
陳雪茹撇了撇嘴說:“我陪她去的,找合作伙伴時也是共同行動,當然是有錢大家賺嘛。
“真可惜,你錯過了機會。
“沒什么可惜的,我不需要做這種風險高的生意。
“何雨柱搖頭道,接著問:“陳姐這次來,也是為了房地產項目吧?”
“沒錯,她能做的我也能。
“陳雪茹回答。
“那為什么不合作呢?”何雨柱皺眉,“既然成了親家,何必還要爭執呢?”
“親家之間不會有沖突,柱子……姐姐要做,你愿意入伙嗎?”陳雪茹問道。
“當然,我來者不拒。
“何雨柱說:“兩位都是女強人,跟著你們賺錢我很樂意,我會占49%的股份。
“還有別的嗎?”陳雪茹挑眉追問。
“當然,我知道的也會告訴你。
“何雨柱答道:“這方面你也可以去港島考察,婁曉娥你認識,她可以介紹幾家合適的公司。
“夠意思,就這么定了,我明天就去注冊公司。
“陳雪茹滿意地點點頭,何雨柱也是如此,只是在資金監管方面,陳雪茹會更嚴格些。
畢竟她和范金有的兒子不太成器!
徐慧珍和陳雪茹的生活軌跡發生了偏離,她們不再考慮開設旅行社,而是直接瞄準了房地產行業。
當時房地產市場還未繁榮,有能力投資的人寥寥無幾,但資源豐富的倒不少。
……
四九城的兩家房地產公司相繼成立,她們開始組建各自的工程團隊,從港島聘請了工程師,著手規劃園區和樓宇。
何雨柱給出了相同的建議,使得兩方模式相似,兩位女強人都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品牌。
針對她們各自設計的園區,何雨柱提供了許多意見,比如活動中心,既能提供便利、提升服務質量,也能帶來盈利。
比如園區內的泳池,就是個很好的創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