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輿論戰沒有止步,何雨柱在局面膠著時提出了暗藏深意的陰謀論:既然掌控媒體與好萊塢的已經凌駕公正之上去塑造言論格局,他們究竟圖謀何事?
這種揣測頗受歡迎,因為普遍民眾對此類議題感興趣。
而何雨柱所提論點并非毫無根據,通過對猶太人控制的企業剖析,可以看出其背后的意圖。
不僅如此,他揭露了其發家史及遷移歷史,批判他們看似享受各國的優待卻將無處視作家國,只有一個地方對他們而言具有意義。
何雨柱下手毫不留情,面對對方生死相向的態度,他更加決絕,全力以赴,直指對手要害。
強大的輿勢下,眾多公司深受打擊,股價連連下跌。
此時,何雨柱保持冷靜,命令韓春明開始收購中小銀行。
港島附近的金融機構是他首選目標,同時與中國四大銀行建立聯系,尋求全球性的并購支持。
何雨柱握有大量的資金,在次貸危機初期積累了大量財富,上市后進一步充實資金庫。
他用部分資金買入具有潛在巨大收益的巨頭股,其中包括不少猶太企業的股份,準備適時拋售。
不過這種策略并不明智,長期損失可能不少,因此這只是短期手段。
真正長遠的考慮是并購銀行、建立屬于何家的金融集團。
輿論戰的目的只是為了吸引對方注意力,真正穩固財源還需要整合所有資源,完成銀行體系構建之時才會具備牢固的基石。
目前,何雨柱依然依賴中國的四大銀行,缺少自有的金融系統令他感到不夠安全,尤其在全球局勢緊張的地方如。
面對對手的對抗,依賴華爾街的金融巨頭未必安全,特別是對于高盛的態度還未確定時!
...
高盛的人再次拜訪荷園,“荷先生,他們愿意與您和平對話。”
“和平對話?”
何雨柱笑而不語,“他們憑什么認為我會和他們講和呢?”
“他們可曾對我痛下,現在竟然提出和談,事情哪里有那么容易解決?”
“荷先生,他們提出會給你極其豐厚的報酬。”
高盛的人轉向了金錢話題。
可是何雨柱攤開雙手,“朋友,我缺錢嗎?”
“我不缺錢,那些家族、財團或許財力比我強數十倍,但那又能怎樣呢?”
“他們的敵人并非僅是我,還有更多人在牽扯其中!”
“尤其是大眾對于他們的評價正日益惡劣。”
“荷先生,他們愿意支付沉重的代價。”
高盛那人再次強調,“但你現在的方式,卻是走向絕路的。”
“就算我不離開中國,我也能自保。
可是他們的損失會更慘重。”
何雨柱毫不退讓,“只要花點錢,我可以讓人付出巨大傷亡的代價。”
高盛的人沉默無語,的確如何雨柱所言,在這個龐大的東方國度里,他們相當安全,這里是禁槍地區,又是自己的領地,調查早已清晰無誤。
而百花集團旗下雇來的保安隊伍均經過篩選,定期招募新人充實各行業內部。
面對潛在危機,何雨柱有能力組織大規模的人手為自己和親人撐腰。
但在上,兵器滿天飛,亡命之徒無數,只要有價碼,他們甚至敢殺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