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非技術職務也是前軍人擔任,如裝卸、物流等等。
打入內部極為困難,監控設備密布,宛如鐵桶陣。”
局長提出:“我們試圖以進行滲透
盧錫安聽完,眉頭微鎖,開口道:“我明白了。
那你有什么想法?”
“第一種方法自然是并購其生產廠,但我認為這條路相當艱難。
假如這一切屬實,那么收購價格必然極其昂貴,對高通來說是超出能力范圍的。”
克里斯分析道,“他們恐怕不愿意售出。”
“況且,碳基芯片的優勢明顯,物理上限比硅基要高,前景廣闊,價值更高。
若非愚蠢,沒人愿意割舍。”
“第二種選擇便是貿易,我在此處的原因就在于,他們聲稱技術自產,但設備來源是個謎團,畢竟這類產品的精密制造過程需要光、化學等一系列精細技術的支持。”
“發布會上提及的定制高端機床出售之事,目前還不明朗,我還不能確認。”
“最后是購買他們的生產能力,但目前他們的產能究竟多大很難判定。
他們的國內廠商通常在外訂購,只有用完當前訂單和庫存,才有新的訂單。”
克里斯接著說,“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第二方案顯然和第三方案有沖突,先生,你認為如何?”
聽罷,盧錫安相當滿意,畢竟專家眼光獨到,他已想到幾種可能。"你可以先回去。
我要考慮當前形勢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
此外,霍雨柱在中國擁有很多產業鏈,我需要查清楚卡特是否有機會施壓讓他讓步。”
“非常感激!”
克里斯此次拜訪目的就在這里。
不然呢?
送克里斯走后,盧錫安返回會議室聽進一步的情況簡報。
態勢并不樂觀:倘若成真,這家工廠足以彌補大國在這兩領域的短板,極大地推進我國工業化水平。
原已是制造業大國,這樣的升級會將其推向世界的頂尖位置,引發的蝴蝶效應顯而易見——以往的所有依賴進口的生產設備和配件將迎來突破,實現自給自足。
這樣的影響是如此可怕,難以估量,可能引起貿易格局的巨大翻轉。
“我聽說霍雨柱在非常有影響力,不知能否借用他的力量?”
盧錫安提出。
眾人心里明了盧錫安所指,他的經濟學家顧問馬上反駁:“總統先生,不可行。”
"何以見得?"盧錫安一臉愕然。
“實力差距的問題。”
那顧問解釋,“按個人資產計,霍雨柱已是全球最富有的人。
在沒有金融資源之時我們還可以嘗試,但現下他擁有了國際性銀行業。”
"而且是全方位布局,如果對我們采取制裁措施,他手里的銀行將產生強烈反響,可能誘發金融海嘯。"
“他手上的另一個籌碼是一套極其高效的金融模型軟件,用于股票投資,幾乎戰無不勝。”
繼續說著:“可別忘了其中包含復雜的政治風險,其他機構望而卻步。”
“政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