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如此,如今許多人傾向于移民到國外,但他們在國內賺夠后就移民,這其中的道理并不單純。”
何雨柱的話語意味深長。
主持人仿佛頓悟!
訪談結束后,余波還在不斷擴大,尤其是關于“矮大緊”
的國籍爭議。
許多觀眾開始反思,當初支持他的原因是他自己人嘛!他們觀點一致。
然而如今看來,他在早前就已更換國籍,思考角度根本不同。
這意味著什么呢?這簡直是誤導。
回想起他過往的言論,一切都站不住腳。
當人們發現被誤導,信任一旦崩潰很難再重建。"矮大緊”
也因這件事遭到派出所調查,因為我們國家不承認雙重國籍,一旦拿了護照,就意味著自動放棄國內身份。
在那件事之后,許多與他有過交易的企業立刻與其劃清界限,聲討聲不絕于耳,原本以為公眾人物會挺身而出發聲的專家學者們卻多數沉默了。
原先他們猜測何雨柱絕不會公開表明立場,畢竟何家一貫低調,較少依靠媒體的力量來表達意見。
但這一假設卻是有誤,何雨柱雖然在國內并不怎么依賴輿論或媒體,但他在國外卻頗為得心應手,特別是在。
就算現在的他已經將nbc賣掉,影響力依然存在,特別是對那些沙漠豪族。
對于中立性立場的重要性,沙漠富豪們深有所知,不論是派還是派掌權,都需要爭取他們的支持。
他們認識到何雨柱的價值就在于此——持有電影公司的他具備某種程度的自主選擇權,甚至這些豪強都有意向收購他的電影公司,因為他們在推廣自家品牌和文化形象時,希望能拍攝反映自己特點的電影。
盡管他們可以操作,然而何雨柱自己卻不行,因為他不能借好萊塢來提升本國影響力,只能制作類似marvel改編的電影。
真的只是為賺錢而做這一切嗎?并不是,他過去在港島制作的作品都是遵循本土文化導向的,不過內容還需尋求全球共識。
那么在好萊塢,情況則不一樣,容易引發政治爭議,改編漫威這種相對無太多政治意味的影片則是他的安全選擇。
他的電影公司遲早會賣出,緊接著訪談第二天,他主動給沙漠土豪打電話,敲定了一千億美元的價格出售。
這包括大量由何雨柱推動創意的影片、他擔任第一編劇的項目及一系列高回報系列電影帶來的股票收益。
這一價格對于何雨柱而言并不離譜。
至于電影公司收購之后是否與nbc合并,已不是他需考慮的,他手中仍有netflix這樣的流媒體平臺,再加上自己的制作公司和經紀公司,足以占據市場的制高點。
此外,何雨柱計劃出售部分網絡企業股份來釋放信號——大規模的資金抽離。
因此股市隨之動蕩起伏。
很快,他宣布出售獅王影業并拋售股票,這一舉動導致了股市的明顯波動。
此時盧錫安立刻集合了他的幕僚團隊,商量應對之策。"各位,他的舉動可能產生金融漣漪嗎?”
盧錫安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