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瓶頸主要在于醫護人員短缺,但通過逐漸培養可以彌補這一短板。
有數十億美元的資本注入,快速構建眾多醫院不是問題,同時引進國內外人才進行新員工的培訓。
韓春明開始行動起來,招聘助手協助何昌杰組建醫療集團。
因為他自己不適合在處理產業事宜,畢竟他家的兩個孩子尚幼,不能離開國內。
何雨柱則保持低調,放手讓孩子們做事。
雖規模浩大,但家族勢力覆蓋各地區,人力和人脈都不缺,對當地也有深入理解。
最重要的是對接國家。
這樣的大集團在中國尚屬首創,藥物研發已經接近完成并進行動物和人體試驗,不可能隱瞞太久。
如此眾多的特殊藥品連續問世,必定會引起國家的關注。
在治療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的"保健品"初露崢嶸時,國家就已經對其有所關注,畢竟這種藥物擁有著驚人的療效,其中藥成分在改善情況上顯著非凡。
這些保健品最初被標記為保健食品,價格偏高,但由于口耳相傳的良好口碑,這類藥品的銷量一路上漲。
龐大的高血壓患者群體日常依賴藥物管控病情,其中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他們對此類型的藥物格外青睞。
廣告往往過度美化保健藥的功效,使得中老年人懷抱希望,他們并不知曉,保健品并非藥物,不保證治療效果。
伴隨著廣告的廣泛宣傳和口碑積累,保健品的功效被普遍認為異常出色,乃至宣稱可以根治三高,購買者自然日益增多。
隨之而來,更多人的三項指標回歸正常后,口碑傳播愈發廣泛,甚至衍生出跨境代購的情況。
無論是外籍人士還是國內親朋好友之間都在互相幫助采購,畢竟中國地大人多,海內親屬遍野。
由于需求激增導致供應短缺,幸好生產線一開始就儲備充足,原料來源也能掌控,為此進行了臨時增產,最終才避免斷供。
目前其他藥物已接近臨床試驗結束,而何昌杰并未大規模宣傳。
然而,恰恰是因為受到了嚴格監控,藥品的研發和應用涉及到醫院與藥廠的共同協作,成效顯著。
即便對于晚期癌癥患者的治療無法保證長久無復發,這款藥物仍是神奇的療法。
臨床試驗進入第三個階段臨近尾聲,如何讓藥品進入醫保目錄成為了至關重要的話題。
因此,醫療機構直接聯系到何昌杰,何昌杰則提出轉交給他爺爺處理這件事。
在這個環節上,一些事情有所轉變:何雨柱曾吩咐藥品應以低廉的價格售賣。
研發成本實際上是何雨柱從系統購買的,相較于藥物的商業利益相對微薄,而利潤可以自如控制。
然而,官方卻發起了針對何氏科技有限公司的制裁禁令,于是這款藥變成了何家反制措施的一部分。
何雨柱明白這點,于是告訴何昌杰暫不要獨自接洽,而是由醫療部門代表來談判。
醫療部門派來了一個級別不低的負責人來訪,他年約五十多歲,雖然年紀略大,但確實低于何雨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