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國緊跟邢段長和白車長到達燃料部警察局。剛一踏入門檻,便遇到了許久未見的老同事,周克。
通過對方眼神和舉止的焦急表現,他們明白他正關注著此事。
“愛國,總局里面派來了副主任專程處理這事,在二樓靠近盡頭的辦公室內等著呢。”
“多謝你幫忙。等你與黃淑華結成眷侶后,我定當宴請你品嘗美味佳肴。”
“哼哼!”面對此言,周克笑著揮了揮手,并急切地帶領兩位同伴離開了燃料部警察局,顯然是為了趕去辦理某項緊急公務。
過去幾周,周克連續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任務,被晉升為了小隊負責人,工作任務變得越發繁忙。他要么在執行任務現場,要么就是奔波于執行新任務的路上。
上一次在教員室遇見了黃淑華時,黃淑華還在感嘆著:作為鐵路警署的一員竟然要比鐵路司機還要忙上一倍。
遵循周克提供的情報信息,三人登上了二樓,敲響了辦公樓道盡頭的房間。
在目睹坐鎮在辦公桌后的勞道管理部門副部長李先生出現時,激動不已地說:“劉主任嗎?真是你呀!”
翻閱文件專注入微的劉主任抬起了頭,輕撫了下眼鏡框,長時間審視一番后方認出了李先生:“原來是李愛國同學啊?是2班的那個'小蘿卜頭'呢!”
杜麗的真名其實叫劉國璋,在之前的那段歲月里,他曾在京師六屯村的小學擔任了歷史教師職務。
(當時的學制設有初高兩等不同階段,通常初小五年課程期畢業,而高三小則三年課程完成學業。)
出于當地地理位置的便捷考慮及六屯村靠近機務區的優勢,許多火車司機與工友的孩子們都傾向于選擇就讀在京師六屯村的小學。
六屯村初等小學自然演變為專門為鐵路系統職工子裔們服務的校園。
風云變換,諸多志士涌入激蕩的浪潮之中,當中也有像劉國璋這類人物。
破除原有每月收入近80元(銀洋)的職位限制,毅然決定從校門中走出、北上的決擇對他而言似乎已成必然之路。
讓人想象不到的是那時的巡警每月工資只有6銀洋,購買50千克的面粉通常花費需在1.5-2銀元間。
對于彼時的經濟狀態下的劉國璋而言,他的那份工資水平幾乎已是絕大多數人的99%,他的放棄看似不無風險,然而正是基于這樣的信念,他義無反顧地投身其中,體現了信仰的力量所在。
周克得知劉老師的過去故事之初,李愛國和他的幾個朋友們對于此事還一度頗為關注,生怕他會有危險,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如今的相遇竟然以這般偶然的形式到來。
年幼時,作為學生,李愛國因體格較其他同學稍矮小的緣故獲得了“小蘿卜頭”的雅號。
當他走近,握住了劉國璋先生的手:“對,我剛才才接下了爸爸的工作崗位,現在是131編隊的火車司機,正在此工作。”李愛國雙手緊緊與劉先生交握,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與激動。
來自劉國璋的熱情,使得他的情緒同樣激昂起來,緊緊回握對方的手道:“當年我選擇離開學校的時候,最為掛念的便是你們這些孩子,沒想到還能有緣再相逢在此處相聚。
我記得,你也才不過才十幾歲的年紀,現在的年齡也不過十八罷了,就能肩負火車的行駛責任。若是你能嚴于律已、避免錯誤,未來必定能成長為共和國建設的支柱力量,成為一個有用之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