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年輕就贏得了鐵路勞模的認可,在日后極有可能晉升管理階層,“你這家伙,低估他的潛力,剛才討論火車技術的細節,隨口一答,竟滔滔不絕,專業知識甚至超過了部分研究院里的專家。”
“可別小看了,他還善于理解人間百態,手法精明。是個好苗子。”
“如此才華,若僅局限為一名駕駛員就太過可惜了。估計不了多久,我就得考慮把他引入研發行列去。”
反思到李愛國提出“逆流前行”的策略后,劉國璋心下欽佩無比。
此口號,言精而義深,響亮又富于哲思意味,簡直與那些媒體上刊發的口號難辨高下。
李愛國居然能輕描淡寫地脫口而出這種策略!
方世蘭含笑點頭:“畢竟,駕駛火車的是工勤人員,盡管工資可能較低些,可卻是安穩之職,不易被外界風浪所干擾,何必非要去爭這多出來的苦力?”
好脾氣的劉國璋聽自家妻子這般吐槽一番也不辯解一句。畢竟前不久,方世蘭也飽嘗了些許委屈。
"好妻子,你累了,讓我為你洗滌一番吧。”
"不用不用,你就回去研究機車吧。”
小院子中彌漫著歡愉和家庭的溫暖,京城的夜晚依舊繁華如舊。
...
京城夏夜之涼,繁星點點。
溫暖的家庭照明燈光引導他回轉。
李愛國騎行于黑夜中,滿溢著愉快,自行車仿佛變成了快速飛馳的小車。
訪問張家歸來的一刻,真是成果頗豐,超出了他原先的期待。
原計劃僅僅是修復兩代人的友誼。
卻未曾想劉國璋即將步入研究院主任的高位。對李愛國來說,這簡直是如夢初見。
集電車定將成為未來趨勢,株洲動力廠面對著研發運行電動力車的巨大困難。
然而。
李愛國有他的邏輯體系。
若能把電力機車的技術提升到極致,
同時尋機獲取鐵路研究所的技術支援,
研發出國內首列電力機車的日子或許很快到來。
深思于此,李愛國開啟系統界面。
機械操控-100級;
蒸汽機原理-100級;
自行車技巧-95級;
地層勘探-20級;
犯罪偵測-61級;
裝訂術-0級;
集成電路制造-0級;
產后護理豬-0級;
高速鐵路技術-0級;
剩余技術點數:35;
果然,有高速鐵路技術這一項啊!
李愛國不禁激動地握緊了手心。
只是,下一秒鐘,他的興奮感瞬間消失。
這邊是因為兩輪自行車方向失控,前頭五米便是一個大樹林擋路;
另則出于他對于系統的熟悉度知道,這樣的重大關鍵技術,通常都伴隨著繁雜的步驟。
遂即抓緊了單車把,再打開系統的操作界面,選中了高速鐵路技術項目進行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