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來,表示堅定地態度:“老師,放心吧,不論在公在私的事務上,我都會全力以赴。”
“那就先不必提,你做事還是可靠的。”
放下手中的筆后,他繼續說道:“恰好你也過來了,不然我還需要另外找個機會請你。
“老師有什么事情需要解決?”
“有事,但是不是我要做的事情,是有關于你的。”
劉國璋起身走向坐在桌對面的李愛國,目光直盯他的眼睛詢問:“你還未完成結婚這一大事吧?”
“還沒有”
聞言,李愛國毫不猶豫地點了頭,表達自己目前的狀態。“那就好,我有幾位關系不錯的老戰友的兒子或侄子,他們所在的家庭背景在大院長久駐留,如果符合你的條件,可以嘗試了解一下,對方年齡跟你差不多,名字叫趙寧,是一名編輯。”
聽完劉國璋的介紹,面對這位即將為他介紹的女子時,李愛國選擇了委婉謝拒的方式。
沒有別的原因。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定位、所接觸的事物和對方的家庭背景有著明顯的差異性。若強行結合,很難得到雙方滿意的局面和幸福感。
而作為穿越者之一的李愛國來到這個時代的主要目的是自我發展和探索而不是被動承擔家庭和社會的角色。
見到李愛國的果斷拒絕,劉國璋略微沉吟了一會兒,然后微笑說道:“看起來我確實是過于心急了一些。”
“老師的好心意我心中有數,但我并沒有追求財富至上的想法,更希望安穩平靜地過好每一天。”聽到這,李愛國再度頷首。
“安定平和的日子不容易得到。”這時,只見劉國璋的妻子在外面輕輕地敲響了門窗。“晚餐已準備妥當,兩位快進來用餐。”
于是兩人不再談論這些話題,起身向劉家門口走去,“吃飯去了!”
對于這個簡單的劉府晚宴而言,并不是豐盛的佳肴,僅有三道菜肴上桌:冰鎮豆腐,清燉豬肉,還加了一碗下酒的小吃——油炸花生米。
而因為李愛國的到來讓原本忙碌一天后的飯局有了更多放松交流的時刻,同時也意味著他有機會與主人共享多一人的酒量。
吃飽喝足,宴請的人們皆是一派喜悅之相。
李愛國騎著他的自行車,搖晃地返回到了四合院。
此時時鐘還未指針指向六點,夜幕初開,天空仍有余暉照耀。
他將自行車推進后院時,便看到了在許家門口群聚的一團身影,聲音嘈雜猶如農忙集市。
看見張鋼柱正湊在人群中添油加醋地談論,李愛國不禁好奇發問:"鋼柱啊,這是什么熱鬧情況?"
張鋼柱擠著眉梢,面帶詭異笑容回答:"許大茂正在相親呢!"
這一番回應令李愛國驚訝無比。
方才還是與他對策解決許大茂煩惱之際,許家已有人物送來了一位年輕寡婦,辦事手法確實迅速。
但許大茂與這位女性在室內私會時,門口卻圍滿了人實則略嫌多事,不禁心中疑問道:"具體說是誰家的孩子?"
人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