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紙上清晰地寫著字,老周內心的敬佩無以復加。
當初,他在協議書中簽了字,認為這只是形式流程而已,根本沒有認真看過,就將它放在了一邊。
親愛的讀者,本書還有更多精彩內容,請翻至下一章節閱讀,后續更加引人入勝。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李愛國竟然花費心思鉆研起了協議書。
這讓老周精神一振,他把煙頭踢到了地面并用腳碾滅:“馬上安排,加大收購二手收音機的力度。原價十塊錢,現在提升到十五塊錢,我即將成為發大財的那一個!”
李愛國見此情景,雖然內心掙扎,但最終還是忍住沒有潑冷水。
然而,考慮到廢品回收點需要可持續發展下去,于是決定介入,“賣二手收音機時,也要有節制。”
“為什么?”老周驚訝道,“我們都有一本正規的賬冊記錄啊。”
“賬冊是誰給你的?”李愛國微微一笑。
老周默默回應。
通常來說,街道辦事處或供銷社不太可能因為舊收音機而為難普通人。
問題在于這筆生意的利益實在是巨大。
百分之四百的利潤,讓人羨慕又忌諱。
有些人雖本領有限,但卻擅長背后告狀。
來到這個時代后,李愛國在做事前已經學會了遠瞻,每次先邁一步,預見好幾步。
只有時刻保持謹慎小心,方能在這一行業立足更久。
老周這才從中醒悟過來了。
“難道就這么算了?”
“不,我們要每月修理并售出五臺二手收音機,并確保所有收音機都經過黑胖仔的手進入市內,這樣就可以避免引起注意。”
“這招真是靜悄悄進城,不見死傷呀!”
這股瞬間再次充盈老周的身體。
劃分收益一直是他和李愛國共同協作后的習慣之一。
經友好商議,二手收音機的成本由他們兩個一起出資,而收購由老周全權處理。
收入則均分,除此之外,老周還需要單獨付給李愛國一定金額作為收音機維修費。
為了防止那些所謂“二手”收音機是些劣質貨色,李愛國將判斷收音機是否能維修的方法教會了張二炮。
這一切忙碌過后,當他們終于走出內室時,時間已經接近中午。
劉海中還在門外等待,低頭蹲在門口盯著幾只螞蟻,見到李愛國時,立即直起身子靠過去。
“愛國同志,大伯家的收音機壞了,你可以幫我們看看,修修它嗎?”
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