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隊長!這毛馬問題不算什麼,平時在草園裡覓食就好。至於耕牛,它們如今由小王伯五小組牽著耕田去了後沙洲。”一個略為年輕的社員抓耳摸頰地回應道。
黃茂才一甩衫領,露出了鍛煉有素的銅皮膚,嗓音激昂道:“馬上給王伯通訊,讓他趕著牛兒馬達回村支援,誰若拖累生產進度,就算是縣書記的孩子也是要遭貽人輕視!”
“是是是......”
被點名的幾個社員拋下鋤柄,迅速朝回跑去。
李愛國亦為黃茂才熱情所感動,從口袋中拿出煙遞上一根幫忙點燃。
“黃隊長真誠的幫助令我們感激無量。”
“何言客套!說到別幫忙,就算我巧取豪佔,您也算得到了千萬感謝,更不用論真正的援助了。”抽完煙,黃茂才的大手揮向周圍,如同指點上車一般地表示感謝之態勢。
這個「鉄軌攻擊隊」的新隊長呀,果然名實相稱。
當然,並不奇怪。
恪守「靠山吃山、靠河吃水」的原理。以前解放前夕,鐵軌線旁沿的生活難捱,當然不得不倚靠鉄軌維生。
能夠助於工人老大伯之事業,對社員們來說更添活力和積極性;不久時間後,便有眾夥伴們各自趕著數十只驢與數百隻黃牛齊聚一堂了。
答覆統計計算顯示驢群共有多餘十頭,黃牛則接近三十五只。
從看,絕非一家集體單位可及,黃茂才恐怕為了讓工作順利進行而擔心牲畜數量不足,因此特意將附近鎮上的牛隻、驢馬也都召集了起來。
“黃隊長啊!工廠在哪一塊呢?毛馬開動著拖行車廂,這還是第一次親眼見,今後定能長廣眼界。”
一位身穿簡單紡織的短褂,手持馬鞭的老人,背著雙手走來。
眼睛半瞇間的年歲約莫六七十歲光景,步履堅毅不帶任何老邁之姿勢,還顯得相當精神飛躍。
親切的走近旁,黃茂才為李愛國導入:「這便是來源蘋果園聯隊的韓隊長,在前戰爭時以手摧敵鬼七個,功勲顯赫的英雄人物。」
「原來自古英雄啊!」李愛國頓時生起敬意感概,伸出了手緊緊與韓隊長摑手交換。
“過去已經翻轉了新風,現在老爺子我,不過是村民一員而已。”韓隊長引領一陣隊列走向火車機首,繞車一圈后抓著斑白發線,略作考慮。
“小師傅,這輛機器要怎么拉動啊?”
韓隊長的焦慮并不是空穴來風。幾十個動物的力氣若是不合力使出,只會事倍功半。
這章的內容還沒完,請輕輕點一下“下一頁”,來延續后面扣人心弦的故事。
看著動物的數目,李先生細心算了一下,在地面的石頭上做了些標記后得出最優方法。
那就不要用那些石頭了。
李先生走上前來,面對韓隊長:“您是老前輩,我們計劃是由一位叔叔帶頭走,走在所有隊伍的前端拖一頭強壯的老牛。緊跟其后的……”
李先生依計劃排列了每只動物的先后位置,并留下了劉清泉照看動物。他回頭踏上了火車。
閻解成就沒想到李先生居然只需眨眨眼的工夫便借到了那么龐大的畜力,以及眾多熱心村民的助陣。他蹲坐在副駕上,等到李先生跳入車廂,他按捺不住好奇心問道:“兄弟,你用什么辦法讓這些人自愿來幫忙的?我記得父親當年為了糧票去鄉村時也常和農民打交道,父親總說我爺爺太狡猾。”
當初閻埠貴在農村為了獲取糧票時也一定是心想著如何占農民的便宜了。然而村民可能生活艱辛但絕不糊涂——誰愿意靠近這樣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