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仿佛回憶到了一些事,“聽聞解放廠那邊現在研制成功一種能自動化卸貨的小卡車,然而這東西是專為汽車設計,并不適合裝有煤廂的傳統貨運。”
作為穿越回來的李愛國,深知在現代,煤運車已經摒棄了人工卸煤的方式。
取而代之的是螺旋式煤箱機、翻車器卸煤以及吊斗等方式。每種方式有各自優缺點,其中翻車器卸煤效率極高,但卻價格昂貴且固定無法移動,適合大范圍的煤站。
至于采用鏟斗或螺旋進行煤運,通常依賴大型挖掘機協同操作。
在這年代里,顯然沒有足夠的資源去制造這些先進機械。
那么最現實的選擇是利用火車自身的結構實現自卸,也就是類似小貨車的傾翻方式。
只需要將車體設計調整成側翻結構,安裝相應的液壓控制系統便足夠。
這種方式簡單高效且實用,更重要的是它也屬于貨車制造技術之一。
這時,李愛國眼神微微一動,心中喚出系統。
親愛的主宰,請留意,章節接下來的內容尚未展現,請點擊前往查看,后續章節更為扣人心弦喲!
打開系統面板:
動力機操作:100分;
烹調技藝:15分;
自行車操作:95分;
地質勘探方法:20分;
刑事偵查法:61分;
電器修繕法:40分;
手指搓洗:0分;
光刻機制造:0分;
哺乳動物母畜產前處理:0分;
高速鐵路建造方法:0分;
當前可用技巧點數:30分。
張華在系統中操作,尋找系統面板中的高速鐵路建造法支流。
在支流中發現了一款名為「整體車輛主體建造方法」的高技術。
這項技巧不僅能夠構建車輛的外殼和內部,且不僅僅應用于高速鐵路建設,也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列車建造,非常普遍性。
張華在面板中,用技巧點增加到「整體車輛主體建造方法」,總共花費了30分。
整體車輛主體建造方法:從0變為30分。
幾乎在一秒中,感覺如遭電擊一般昏然,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了許多陌生卻熟悉的回憶。那些回憶瞬間變得易于理解。
仔細查看過那些新增記憶內容后,他的眼睛猛地一瞪,心里感到狂喜,與他預想的一模一樣。「整體車輛主體建造方法」除了包攬了車輛外殼和設計藍圖外,更包含了大量各式不同的構造技巧,其中就包含:
[[車輛長度]為25.5尺,每軸之間的距離為18尺的新型25型客車結構設計。]
[[配備空調,長度為25尺,a型號的快速客運列車構造設計。]]
[[二層樓設計25b款的客車結構建造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