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著提問道:“那個時候,你是怎么決定這么做的?”
面對問題,李愛國深邃的回答中蘊含堅決與執著,“在我腦海中唯一的想法,絕對不能讓失去控制的貨車撞擊后面搭載著成千上萬名乘客的客運火車。”
他語氣沉穩,“這些旅客可能是他人的孩子,亦或是父母長輩,甚至是子孫。而在那一刻,我自己只是單獨一人。”
“若是我的選擇能夠保全數千生靈,那么即使付出個人犧牲,我絕對不會猶豫。”
趙寧在過去也曾訪談過大無畏的英雄們。他們的言語雖氣勢豪邁,但在李愛國身上展現的卻是更為質樸的現實感。
他的敘述并不像其他英雄那樣激蕩人心的言語那般宏大、崇高,但卻更顯真誠、貼近現實。只有真正抱有這樣的信念之人,方能如此坦率地吐露心聲。
原本輕視的表情在趙寧臉上漸漸隱去,冰冷嚴肅的模樣也隨之緩和了幾分。
“根據我了解的信息,制止事故列車滑行最為重要且困難的任務之一在于確保車頭和車廂完美銜接。那么請問,您是如何完成這個步驟的呢?”
"努力專精,作為一名軌道列車司機,在工作中不斷精進技術。訪談十分成功。
只用了半個多鐘頭,趙寧已經詢問完了所有的問題。
正在她疑惑是否還要提問時,房門外傳來了敲門聲。
“趙新聞記者,請稍候。”
李愛國微點了下頭,起身走到門邊將門打開。
門前出現了四位熟悉的臉孔——曹文直,劉清泉,長期合作的老鄭,以及負責調校車廂的操作手周凱悅。同時加入隊伍的,還有一位叫做趙淑雅的列車員,與一同從事運送煤碳工作的同事閻解成就在此。
每人的手中都拿了一個保溫箱,而趙淑雅的與周凱悅所帶的袋子里則滿滿當當地裝了幾瓶飲料。
"李司駕,感激您救了我的性命,今晚,由我做東在公寓中為大家辦個宴會慶祝下。”
周凱悅向李愛國露出開朗的笑容說道。
"是啊,在我們司機李的帶領下又一次做出了突出的成績,我們應該好好慶祝一下才是正當行為。”
"愛國君,我們今天請來的佳肴全都是維修部門的烹飪大廚親手準備,味道絕妙無比。"
“今天夜里若無法一醉方休,豈不冤枉?”
四人一邊聊天歡笑,一邊進了公寓。
在看見走進的記者后,他們都有些意外。
李愛國主動介紹:“這是趙新聞記者”。
接著他解釋:“這些人為你的專稿拍攝采訪提供了一部分關鍵信息的協助,在此次事件當中也有參與。借此機會讓你可以完整深入的獲取資料,并豐富采訪的內容。”
聽完面前這位女記者的話,剛才那幾位還熱情喧囂的家伙都立刻變得羞澀而謹慎。
看到他們手中拿的食物箱后,趙寧笑著站起來回應:“不必,我的訪談目標就是您本人,現在我需要趕去新聞社編輯文案稿件,就此告別。期待下次的會面!”
在說完這段對話之后,她直挺挺的挺著身型并把背包挎了在肩。然后,兩條大長腿快速交替移動著離場了出去。
這一行為表現顯得不太近情意的態度,使屋里氣氛一時尷尬。
閻解成了皺了一下眉,“當記者也高傲什么嘛。”
"聽他們說好像來自鐵路日報。"曹文直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