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她惋惜的聲音中夾雜了深深的遺憾。“可惜我們傳承的這門旗袍手藝,在家里已沉睡許久。”
旗袍
之前李愛國只知道這是一個家族開有縫紉店的背景,而真正深入后才發現,陳家人之所以出類拔萃,是因為他們主做旗袍,而這在城市乃至全國都小有名望。
“你們家里做旗袍的?”李愛國再次詢問,心中充滿新奇,“是你們家族做的?你爺爺年輕時,在上海那樣的環境里向洋師學藝,做出的經典作品在上海的四大名旗袍城市里名聲頗盛。”
“與其他服飾制作不同,旗袍講究的不僅在于縫合技巧,更是在款式的設計以及氣質的展現。每個裁縫對于制作旗袍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而我祖父的手藝便是蘇州那一套簡約又典雅的藝術語言,它以線條和細節訴說著東方女性的獨特風韻。”
說到這里,似乎有了分享的興奮,陳雪茹主動邀請著李愛國了解更多。在陳家的巧匠背后隱藏的精細工序、設計的靈感來源等一一被揭開面紗,展現出一扇新的世界大門,等待李愛國的發現與探尋。
"我給你看看這件旗袍的圖片風格,你會感受到不同匠人獨有的韻味。"
在黑色與白色的映照之下,色彩已難以分辨。為了讓李愛國更好地理解和辨別,他特意描述,“這是件淡紫色的旗袍”。
收到照片的那一刻,陳雪茹只匆匆掃了幾眼,
便瞳孔猛然擴張:“愛國哥,照片上穿的旗袍是我爸爸一個月前制作的,你怎么會有的?”
聽到她的這句話,李愛國臉色驟然變得陰晴不定,伸手握緊了陳雪茹的手腕。
“你肯定沒有看錯嗎?”
“對,一點也不會錯!”
察覺到這條旗袍讓李愛國心神不安,陳雪茹特意補充道:“這件旗袍所采用的是宋代錦繡,這是所有布料中最上乘的那種,因其價值高昂且難得一見而極少有人選用。”
“在制作過程中,我還特意注意了一些定制旗袍的客人,
他們總共兩人,一位男士,一位女士。男士看起來大約四五十歲,而那位女子則剛滿二十。但是他們之間的舉止卻不像是普通的父母與孩子的關系,真是一見就生好奇之心。”
“那位女子離開時,我有些擔心會不會出現問題,并向父親問詢,但父親叫我無需管閑事。他說那男子是我的一個老朋友。”
李愛國眼神驟變:“照你這樣說,我父親認識那位男士?”
“的確是這樣。”
“走,咱們立刻返回去,到我家找他。”
“可是……為什么?”
發現李愛國面色莊重,陳雪茹頓時意識到了事情可能發生了變化。她未再做多余的詢問,兩人迅速騎行前往了陳氏裁縫店。
加更任務完成,請查收月票獎勵。
他斂聲屏息,未聽見一絲異動的聲音。
深深地吸取了口的氧氣,雙掌高揚至頭頂,指尖緊扣扳機,右腿猛然一蹬,木制房門瞬間轟然打開。
逼仄陰暗的小小空間內,桌椅歪斜錯落。
“滴滴嗒嗒”
鮮血如同細珠般的滑落,浸透了木地板表面。
坐在椅子上的人,不外乎昨天中午才相識的裁縫店老者——陳方軒。
李愛國握持著槍械,疾風般涌入屋中。
陳方軒的肚腹上已留下一個黝黑的圓形孔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