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對皇帝的陵寢,他們也有膽量去摧毀它們。
“我立刻聯系民政局及昌平古墓管理處。”牛主任堅定點頭。
---
人類的生命可分為兩個階段。
生命的終結即為最初的時刻。
但是,你在世時留下的蹤跡仍舊保留于此世界,有人仍記得你。
當最后一位記得你的人消逝之時。
你在世存在最后痕跡也將不復存,這便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命終局。
你專屬的記錄,在宇宙間徹底消失,被遺忘在永恒的黑洞中。
這被稱為信息的終結或終極死亡的標志。
為了抵抗終極死亡的發生,
文人為傳世經典而著述不朽,墨客以詩賦傳情。
武將在歷史書中留名,力求后人的敬重。
普通人則傾盡半生財力,筑起小丘狀墳冢,樹起石碑,企圖留有蛛絲馬跡。
但這終究徒勞無功。
家族葬后無出四服,碑文僅傳三代
這類墳地最多存在幾世紀,日積月累下已顯著矮化。初期,親人還堅持每年掃墓,添土于墳頂,卻只維持到第三代子孫后代,便無人繼續傳承下去。
等到墳頭徹底被遺忘之時,這個人在這個世界的所有印記也將失去,這就是所謂的信息終止或者徹底亡滅。
門頭溝古墓中多數葬埋著平凡之人,其陵墓大多面臨著這種狀態。
“打開棺槨的規矩繁瑣極了,最先需避免氣性互克的人員現場。”
“必需三兩生肉牲畜在前方引導,隨后響起樂鼓、管蕭齊鳴。”
“發掘過程中需從墳墓后的墓碑入手,以示尊重死者”。
“還需紅巾束住路徑,三次叩拜、多次禮拜后,才開始解骨重組過程。”
吉普車中,李明志一路上滔滔不絕解釋細節。
梁愛國聽得瞠目結舌。
雖能理解禁忌的存在,那“三兩活牲口”又是何種情況?這小子先前是做賊的嗎?
最終,還是由牛主任承受不住這般詳細的要求與習俗了。
沉著口吻說:"老張,如果你繼續多說一句,我今晚就會讓你前往墓地作為陷阱伏兵。"
“我只是出于好心”,張瑞德瑟縮了肩膀并保持沉默。
考慮到不可能從墓碑直接尋找到趙女士的墓址。
特案組直接來到了位于公墓入口的服務處。
盡管它說是服務處,實則是幾間老舊不堪的建筑。
屋檐長滿野草,墻壁早已剝落,被熾烈的日頭照亮出幽幽。
房前房后都長滿旺盛的荒草,門前沿階布滿青綠青苔,看來久無人來此。
也正常,這附近的公墓早已飽和,現在已開始施行火葬,市民更愿意將骨灰盒寄托到東方大橋墓園去。
負責公墓運營的是一位60歲老成的人士,
姓馮。當看到幾人身著制服的到來時,他只掃了一眼,面容顯得冷冰無波。"多的是過去的事情了,資料雜亂不整,不一定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