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茹聽罷,一時沉默無言。
在北京這座大都市里,并非所有地方都大到彼此毫不相關,在這個業內,同行之間互視其動。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被人盡收眼中。
而范金友之前在北京陳家裁縫鋪的行為,早已在行業內傳遍開,讓人心聲震撼與不安。
當見到陳雪茹默不作答,苦笑了下搖頭說道:“我已經聯系了老宋幾位同行商議此事。暫定我們不會參與到公有制的合并之中去。”
思想上的落后不進步?那便如此,總好過眼睜睜看見世代相傳的老店毀于一旦。
若非現在的情形讓她心煩意亂,情緒波動較大,可能她會對劉老板的想法進行更多反思與勸阻;但是面對陳家的境況以及當前的危機與不確定性,陳雪茹覺得勸解別人實屬無力且無用之舉。
尤其在有這樣一位權勢強大的公方經理存在的時候,誰不畏懼?
心中愁悶的陳雪茹最終還是忍下內心的掙扎,駕駛著她的心血與生活——自行車,來到了位于市區的機務部門辦公區。
一番尋找詢問之下,才知得知了李愛國今天有公務外派任務,直到傍晚才會回到單位。因此,不甘失望與無奈的陳雪茹只得帶著失落,離開了這個充滿了希望與絕望的辦公室。
這段簡短而又充滿起伏的日子中,陳雪茹體會了何謂人間的冷暖。雖然困難與挑戰層出不窮,但她依舊選擇面對自己的處境,勇敢地前行,哪怕每一次都是對自己意志極限的試煉。
在未來的日子里,陳雪茹將如何抉擇自己的命運?這份勇氣、堅韌與執著又能給她帶來什么樣的結果?讓我們一同關注她的未來,見證她的蛻變。
剛到門前時,正巧遇到了李克的妻子,名叫黃淑嫻。
黃淑嫻與陳雪茹之前見過一面,對方那俏麗的模樣讓她記憶深刻。“你是李愛國即將娶進門的那個人?”黃淑嫻直接發問。
“是的,我想見見我的未婚夫,他現在應該在駕車的路上。”陳雪茹如此回應。
“火車司機就是這樣,經常不在家中。”她接著感慨道,發現陳雪茹似乎神色并不太好,便將人帶進了自己的辦公區,“這里可以坐會,讓你等待也不會影響正常工作吧?”
“不用客氣,接待你就是我的工作內容。”說完這句話,黃淑嫻起身前往背后的鋼板文件柜里,拿出一份公文袋擺在桌子上,“李雪茹,原本我們應該等到你在和李愛國結婚后再談這項話題,但今天我們能相遇,所以讓我們一起把這個環節先完成。”
這話使得陳雪茹感到困惑——結婚還有一套規定的程序需要走嗎?
“是有什么特定要求的對話嗎?”陳雪茹追問道。
黃淑嫻給出了答案:“確實如此,作為火車司機承擔的責任相當重要,關系數以千計乘客的生命安全。為了保障司機的心理穩定狀態是我們教育室工作的核心之一。而在國際間,則稱之為職業心理健康。”
接著黃淑嫻翻開了手中的檔案冊子,并一一遞給她一些事例。
【一九五零年九月十一日,搭載了二四零名乘客的市客車與賓夕法尼亞警員特列車相撞,導致了三人傷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