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解放前,便有身穿象征郵差的綠衣的身影在這片土地上奔跑;一個來回往往需數日之久,無論是風雨交加亦或饑餓難耐,他都要穿越舊軍閥的領地,面對隨時可能到來的危險,但他從未犯下絲毫差錯。
吳郵遞將郵包放于院子中的花池臺階上,撕開已磨成皮殼的袋子,開始著手分發信件:“這是張二通,他的來信來自于廣東的城市,聽口音,應該是他的二女兒所寄,她的學歷如今可是一鳴驚人呢,大專畢業后分派去了廣東的重型機械工廠,任職為一名技術人員呢。”聽到這,張二通樂呵呵的笑容幾乎掩蓋了他的整個面部輪廓。
接著,又陸續地傳來名字聲:”劉二蛋、劉王氏。“其中,劉王氏,即大娘家的名字。
李愛國正打算離去,卻發現一個身影如火箭般突入隊伍:原來是“何雨水”。上前一步道:“大伯父,請問是否能幫我母親收信及代收這份匯款單?”隨后又說:“請記得提醒我母親去銀行提存。”
聽了這話,吳郵遞立刻拿出那份匯款單交給何雨水:“可以的,一切都沒問題。順便提醒您要記得告訴她。”
“知道了,謝謝你!”
拿到所有物資的何雨水歡欣鼓舞地返回。李愛國觀看了片刻之后,見吳郵遞正在收拾著包裹,且自個并無收到信件的信息,在考慮片刻后也選擇啟程離開了。
然而,還未走遠,何雨水便急忙趕來,擋住了他的去路。“愛國哥,你幫忙給大娘去取那筆存款,之后帶著我,一起去找裁縫,定做好一身新衣服。”一番詳談下,李愛國方才明白事情原委——原來此封信,出自“劉天全”,他的家鄉,也是一場親情的呼喚。
在那封家書中,劉天全能特別提醒劉大娘,說明了何雨水是名女子,應當穿著整潔利索,不能再總穿舊衣裳了。
接下來的兩個月內,就已經是入秋之時,需要提前備齊秋天服飾。
于是,信件內特別附上了幾張布票。
這讓李愛國驚訝到張嘴。
為何能找到如此好哥哥的機會呢?
嘆口氣,
他說:"我正要去陳記裁縫店,并順道而來。"
聽著李愛國的話,何雨水兩眼發亮道:“愛國哥,莫非您去尋找嫂夫人了嘛?”
“真是不著邊的小孩,快些蹬車吧,我們現在行動。”
隨著一番實踐訓練后,何雨水的騎乘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而由于購買了一輛女士專用的自行車,她在道路上的行進速度超過了普通的小伙子們許多。
整個旅途中李愛國不斷囑咐其保持謹慎的騎行。
可是這位“女父親”總是以飛一般的速度狂飆前行,還不時嘗試一些滑行,這讓李愛國深感擔憂。
拿到劉大娘的手印證明,他與何雨水一同從郵電局提取了一筆款項。然后,二人騎著各自的自行車前往陳記裁縫店外。
剛停車不久,何雨水就像風一般跑了進去,而李愛國則只能抽出鋼絲繩將其自行車拴靠到外面的樹木上。因為女士自行車如明燈般矗立街頭,很容易被竊走。
至于屬于李愛國的小型車則因其獨特形狀使得別人不太敢輕易接近它。
就在鎖完車子沒多一會的工夫,何雨水重新跑了過來,滿是吃驚的表情。“愛國哥,難道是你找錯了地兒?”“不可能吧?”
李愛國抬眼凝視陳記裁縫鋪的金色招牌,疑惑道:“怎么會這樣?”
他問。
“你嫂夫人沒在里面,那兒盡是一幫陌生的人。”
他補充道。“可能她是休息日吧?反正都到這里了,咱就先做衣物吧。稍后再去看你嫂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