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清泉疑惑的眼神下,李愛國快速穿上他的勞保靴子。
在他打開窗的同時,一只腳踩上桌面上,在快速一扭身體后,便從窗戶里跳躍出來。
穩穩地降落在地上,表面揚起一陣輕微的塵霧。
這時正在操作發出信號的車站調度員被眼前的畫面嚇了一跳,手里的旗幟已經忘乎所以不再揮舞了。
“不能發出火車!”
緊接著,當李愛國回頭確認列車底盤下的彈簧時,發現它們被壓得幾乎失去了彈力,這讓他意識到形勢的嚴重性。
顧不上多做說明,他迅速轉身,幾步并為幾步,奪過了調度員手中那一面紅色旗幟,用力展開揮舞。
原本要啟動火車的駕駛艙內,正司機曹文直已經按了汽笛,并做好了準備推動手柄。
下一秒,火車將啟。
此時,耳邊卻忽然傳來了疑問,“大曹,綠色的指示棒怎么會變成紅色?”
副駕駛再次確信不是自己的眼睛出現了問題之后,向曹文直投去了關注的目光,“可能是火車頭指揮者搞錯了?”
讓曹文直的面部肌肉微微跳動,就像觸到了電流。他收回了自己的手臂從方向盤上撤回。
作為客運火車的重要指揮官,指揮者的任務就是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證每趟車能準時開動,即便是酒精的作用或一時分心都不會輕易忽視關鍵的信號細節。
"可能是出了事故,我們等待一會吧!"他補充道。
同時,提醒同車的工友保持警惕并留意任何可能改變的局面,用左手用力抓著右臂,以免做出沖動的動作。
站臺上,被旗幟奪走的調度員也立刻意識到發生了不尋常之事。
在此火車站中僅有調度員擁有權使用這小巧的指令桿,掌控火車行進的方向和速度,如今這權力卻被另一個人行使。這一幕的沖擊力足以讓他瞬間回神并采取應對措施。
若不是注意到李愛國身上的火車駕駛員工作制服,我恐怕早已向火車站公安報警,將他直接抓捕。
即便如此,調度值班員依舊面色難看,一臉鐵青。
這一節故事還沒講完哦!點擊下一頁,敬請接著往下讀!
"駕駛員同志,您在干什么?這么一誤時,你擔得了責任嗎?"
聽到火車沒啟動動靜,終于松了一口氣,我指著車廂說,
"剛才檢修人員明明已經做過檢查,為何彈簧會壓得這么緊?"
調度員的眼神落在塵土滿滿的二系彈簧上,瞬間眼神驚恐到了極致,剩余的質問聲戛然而止,化為無言。
火車下方隱藏的是兩大黑粗的巨大彈簧結構。分為了兩個系統:一組位于車輪軸與轉向架構架之間,隱藏于外;另一組,則在轉向架下與車輛骨架接觸處。簡單說,就像火車的身體直接安放在這些大彈簧上面一般,正是這樣的設計保證火車的震動被削弱至最少,既能守護車輛免受損傷,也是乘客旅途的安全保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