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總部每個月按時配送物資至工廠。
從提交申請到審批完成再到調配資源直至送達工廠倉庫,這期間需要花費十來天的時間。
若是我們所需的資源是能進行事先籌劃的商品如糧食、肉類,還能稍加忍耐等待;可是生活中所需的日用品、新鮮蔬菜乃至醬油、食鹽這些調味品,都是急需使用的,因而統一分配物資的做法并不現實。
為保證工廠日常所需的物資,以便更好地服務前線的戰斗者們,上級同意設置了一名購物專員崗位,并由思想堅定的王建強同志擔任。除了工作日常,他還承擔起對后面小超市的管理工作。
廠內工人們的需求或者前線戰斗者們所求的商品,都可以記錄到小超市的訂單里,王建強同志全權負責物資采購的工作。
出于保密的考量,王建強同志并未親自與居民交流,而是采取特定物資分配路線。
日用品及少量所需物品以‘造船廠三部’的名義,向市供銷總社副主任老劉處購置商品;工廠里有兩百多位員工,他們每日購物并不會引起注意。
日常的新鮮蔬菜和海洋特產也是通過相同方式進行采購——以上‘造船廠三部’的名義從漁港捕撈者中購置而來。
都是尋常物品,即便敵人得知了工廠的一些內部信息,也無法從表面推斷出前線行動的具體日期,因此無需擔憂信息泄漏的問題。”
聽完這段介紹后,李愛國緩緩站起身來,微微往后傾身坐下。手指輕叩桌面上的桌面,“咚咚咚”的聲音傳來。
柔和但又昏黃的燈光映在他眉頭微皺的面龐上,房間里的氛圍似乎因此變得凝重。
之前態度淡然的周武,此刻內心開始隱隱發毛。他主動站起身來,謹慎地詢問李愛國:“李司機先生,我們之間出現誤會了嗎?”
聽到問題的李愛國并未立即回答,轉而看向仍站在原處的曾建國,目光里滿是詢問之意。
看到此情此景,周武的視線稍微轉移了一下,在注意到曾建國依然如雕塑般保持姿態后,轉身對他說:
“大伙都餓著呢,曾隊長您可不能再在這里多待了。您今天的行為一定要做好嚴格保密,絕對不得對外泄露出去。”
“清楚了,一定嚴格保守。”早就有心離場的曾建國此時得到了授權。便急忙應聲,迅速離開了訊問房間。
待曾建國的身影消失于視線之中后,周武再次關上大門,隨后將一把椅子堵在門口防止,這才回到李愛國面前。
接下來李愛國忽然開口,對周武說:“請問,能勞煩您再把那位王同志帶回來嗎?”
"是!"
周武雖然不明狀況卻打開了門,迅速往外奔去。
片刻后,一個身材修長、頭頂銀發的老者被引進了會議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