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已經處理好的食材,好奇心油然而生,“南山師傅,我聽說您曾經掌管過宮廷菜的技藝?”
“又是哪個在散播謠言了。”南山擦了擦手掌微笑著回應,“你們這些年輕人別信他們的瞎說,宮廷菜肴的難度遠遠超出了你的想象,所需的食材多為來自全國各地,成本高,數量稀缺,而且制作過程非常繁瑣。”
“自從我們國家建立以來只舉辦了兩次國家級宴會,我現在只是六級廚藝大師,并無資格出席。”南山解釋著。
聽到這里,何雨水心中好奇不已:“那么,您的宮廷菜工藝,究竟是從哪里獲得的呢?”
南山聽后微微愣了愣,但最終點了點頭回答道:“在我解放前夕,我家經營了一家酒樓,小的時候我就請了姓金的老師傅指導我學習烹飪。金師傅在宮廷御廚任職期間親手負責御膳,盡管他不曾直接執勺操作,但僅是他的品味評論就可以讓我學到很多。”
兩人一邊聊天,一邊觀察,而李愛國在一旁喝著茶默默地點著頭。閱讀原版本章節時,讀者總是對南山所謂“御廚后裔”的傳承來源感到疑惑。要知道那個時代能夠成為御廚的人并非隨便幾個廚房新手就可以做到的,他們必須在御膳房內掌握大廚級別的技巧方能擁有這份殊榮。
成為御廚意味著他們有品秩和職務身份,在一般情況下無法脫離宮廷服務,即便是退休之后,外頭的餐館也極少聘請他們擔任。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身居高位的身份限制,還有對宮廷菜肴獨特風味以及復雜烹飪過程的傳承,使得外間的廚師難以企及,也因此賦予御廚們更高的尊榮。
當局面演變得復雜到一定程度后,國家陷入軍閥的混亂與爭斗,朝廷不復存在,那么,宮中御廚們的工作自然也不可避免地終結了。
—---
一張餐桌上放滿了豐盛的菜肴。
南易忙忙碌碌度過了整兩個鐘頭。
盡管汗水順著脊背滑落,他心里卻是滿心喜悅。這一切得益于李先生從海濱帶回的一些寶貴的干貨——是它們使南易有幸親手制作了一道名揚遠近的佛跳墻。
那一尊裝滿湯液及材料的古色古香的瓦罐置于中心,旁邊則擺設了數個小碟小碗,里頭分別放著些日常常見的菜肴以及一份熱騰的羊肉骨頭湯。
擦干凈雙手,面對著李先生他笑著說道,“兄弟愛國,時辰不早,請你先休息,我要離開了。”
“菜已經做好,留下吃些吧,再走了。”
“不,不,這樣實在不好意思了。”
“什么不好意思,身為一個男人卻如此扭捏。”
在他的催促下,李愛國有力地拉了拉南易坐在椅子上。隨后他叫來了何雨水,并請來了劉婆婆。他們幾個人圍在餐桌上共享美宴。
對于李先生而言,那是他嘗到的正宗佛跳墻首次的機會。濃香飽滿、食材純凈、湯羹順滑柔軟,在吃完后那種舒潤感久久不去,令人大快朵頤,仿佛沉醉在一種難以忘懷的香氣之中,而無論是什么珍稀海鮮,野生肉類。單就這數十種材料巧妙搭配的高深技巧,就已經足以讓他贊嘆不已。劉婆婆享受其中,閉著眼睛感嘆著:“感謝現在的大解放,不然我們這樣的老百姓能吃上皇家的大餐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