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廢品回收店所收購的古董,通常會按照略高廢品價的標準,而實際上即便是偽作品也不容易造成重大損失。
然而,一旦遇到真正有價值的古董卻被自己誤判,那將會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因此他決定找來一位老專家來做指導,以提高辨別準確率。
閑聊了幾句之后,李愛國準備離開廢品回收站的時候,突然王大奎站起身,攔住了他的道路,并小心翼翼地說道:“愛國,有些事,我不確定該不該和你說。”
“我們是兄弟,有什么就直言告訴我吧。”李愛國從口袋里拿出一包煙,分了一些給王大奎和張二炮兩人抽。
王大奎接過煙點燃后深深地吸了一口,皺著眉頭說:“過去這幾天,總是有一批大約七八個年輕無賴在這里轉悠,他們的裝束看似是售賣廢物的樣子,手里拿的則是些碎報紙或者其他零散的雜物。
可是他們的眼神卻不對勁,我能馬上判斷出來。”
李愛國聞言輕蹙了一下眉頭。一般而言,街上的年輕無賴不太愿意直接向回收廢品的商家尋釁滋事。
一方面可能是因為這樣的行為顯得過于低下;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回收站通常是歸街辦事處下屬管轄。按照長久來的慣例,“民不惹官”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原則。
李愛國雖然不明了來者何意,但仍然提醒王大奎與張二炮要警惕。
“愛國大哥,你就放心吧。我們廢品攤子是我們的飯碗,要是有人敢打破我們的碗,那就休想活下去!”王大奎露出了笑容,目光閃爍著兇光。
常年在市集賣鴨子的商販之間游走,他沒幾個好朋友。
“好了,你得小心一些,遇上問題,千萬不要沖動。”
李愛國想著盡快回新家陪伴新娘,拍了拍王大奎的肩,慢慢地踏出了門檻。剛跨出門。
此時,大奎的老母聽到動靜,扶著拐杖,步履蹣跚地走出來詢問:
“愛國呀,大奎的新媳婦你找回來了沒?”
“嗯,馬上就回來了。”
李愛國忙不迭地道著。他覺得如果真的找不到新媳婦的大奎的另一半時,也許就得麻煩閻埠貴先生出馬說媒。
回到那所古老的院子里。已是暮晚。多數人家的門扉早已閉上了,夜寂靜無聲。
李愛國推開舊屋的房門,眼前景象讓他的呼吸暫停了一下。
房內,劉大娘慈愛的笑容如同溫暖的陽光照射在他的臉上,她耐心地指導著陳雪茹包餃子的方法。
陳雪茹心思靈動巧手生風,在大娘的指導下,熟練地點撥她如何平整地放在掌心中一塊面皮,在其中填入香醇的餡料。隨后她輕輕一捏兩半,邊緣細細卷起來并編制成美麗的花樣花紋,如同梳妝臺上排列得錯落有致、美觀整齊的發夾。
見此情景后進來,小姑娘略帶羞澀地笑著:“看出來您喜歡餃子嘛。自己不會做呢,因此我特意向大娘請教,希望可以討你歡心。"
提及此情此景時,陳雪茹的神色間透出些微的尷尬感——母親過世較早,自幼缺少生活指導,家中家務瑣事多顯得不太精通熟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