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老,今天我來是要和你共享一件重要的好消息。“
李愛國擠出了一絲笑腔湊到老楊跟前,塞了一顆香煙在他口中:“等你聽到具體的內容,肯定會感激我的!”
“你最好不要胡言亂語,再讓我向趙局長提出你的離職事宜。”面對站長老臉一轉,稍顯和緩,拿出了門禁卡打開了一條路徑,將李愛國引進了辦公室內部。
進入辦公室后,站長老甚至連一杯熱水都沒有遞送過給李愛國。
"站老啊,事就這樣。”李愛國拿出打火機幫老楊點了上香的煙火,自個也燃起了自己的,講述起關于劉國璋想法的過程。
"難道李主任當真會將制造自動傾卸車廂的任務交付給我們的站場?”聽了描述,老李臉上先前不悅之感瞬間消失,他的身體坐得很直,直愣楞的看向李愛國。
"真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啊。假若計劃運作得力,則我們管理站將可以無償接收十數組的自動卸載車廂。”
一項能夠促成雙方利益平衡的行動,首先需要考慮到對參與方的好處。
這次協作不僅使劉主任與其研究小隊節約了大量的開發周期,
還使得自動翻卸側邊車廂經過試用后,歸其研發團隊所得的酬勞將為前站提供優勢資源,而前站自身則能借此機會獲得緊缺的車輛資源并解決歷史遺留的車輛供應不足的問題,使得在當前時期那些陳舊損壞車廂繼續服務于路軌。
同時,
利用這個時機深化與鐵道研究工作的聯系將為車輛管理站未來獲取更多的鐵路設施配置先機鋪路。
這樣一來不僅能改善工作上的難題,也能為自身帶來更多的發展優勢,在競爭中占據更加有利的位置。
邢段長是資深段長,在意識到多種利益后,挺身而起,將一個搪瓷缸的茶遞給李愛國。
“愛國,你這次為咱們機務段建了一個大功啊。”
“那是因為您領導有方,咱們機務段的檢修廠設備完備,劉專家才選擇了我們。”李愛國笑著回應。
“現在我聯系檢修廠主任方主任!”
兩人隨意交談了幾句后,邢段長急忙拿起內部電話打去通知。
沒一會兒,一位穿著灰西裝、戴著黑框眼鏡的中年男子走進房間。
機務段里并非只有粗糙的老員工,還有很多從事技術工作的領導。張方德便是其中的杰出人物。
張方德在解放前任邊區工交學院鐵路機械專業畢業,邊區工交學院是由當局直接掌控的教育機構,致力于為邊疆鐵路培養技術人才,不僅支援了鐵路的重建、華北的管理,更對華北鐵路建設、軍事物資運輸以及戰役支援做出了突出貢獻。
從這所學院走出來的學生,每個人都保持了快速而堅決的行為模式,有著軍人一般的氣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