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研究所長神情莊重:"這便是中國制造的力量。"
觀看完畢側向傾倒車廂的解裝,鐵道研究所領導層對卸裝速度及安全性能產生了極大的震撼。
試驗運輸工作也正式被列上了行程日程。
因近期前門機務段的精煤儲備充裕,無需再額外配置煤炭的調派任務出現。
但段長邢段長因需購買額外的精煤計劃,不得不出面緊急向總公司申請支援,要求購進一批非預定的精選煤原料。
對于超出預期計劃的需求采購一般需要經過詳細調查研究,但受到所老所長與劉國璋的親自督導,當天上午前門機務段即收到詳細的調撥方案文書。
此次調撥共計煤炭二千噸,指定調往開灤煤礦,并以自取模式運抵指定目的地。
翌日早晨,邢段長大踏步入自己的辦公室。
手中遞上那份剛收到的調配方案書,向面前坐著的愛國同志提出問題。
"同志,此次運程任務十分艱巨,你還需否重新考慮計劃執行呢?"
對于邢段長所表示的關注與憂慮情況,李愛國深知。
依據既定標準規定,一貨車皮的標準承載量僅六十噸,前進號列車僅掛接二十四節貨車皮,若想運載總計五千噸以上的高質量煤炭返回,則必然是超重運載的情況。
這并不算難以達成的事兒。
古人曾說,“好鋼須有好重載。”在車廂制造和規劃時,便考慮到可能會出現超負荷運轉的情形。
關鍵所在在于運輸途徑必須途經由唐山至胥各莊全長約九里三分的“七灤線”這一鐵軌干線。
“七灤線”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國內第一自主修建的鐵路線路,建于洋務運動時期,起源于塘山至胥各莊之間,全長9.3公里。初以畜力拖拽貨車,兩年后升級為蒸汽牽引。隨著開灤煤礦逐步擴大,這條鐵路線也隨之擴展延長,其起始點由京城至七道橋,延伸至最終目的地開灤地區的灤縣站。
由于礦務會(后來的開灤礦務局先行階段)盲目擴張地下采煤行動,導致了路基嚴重沉降。
(注意:這里使用“礦務會”、“礦務局”是為了避免提及開灤礦務局的敏感背景,旨在符合仿寫情境而保持文本連貫性。在具體的創作應用中應謹慎處理相關政治性內容,確保符合當前文化背景的表達方式。)
這番解釋不僅加深了人們對鐵路建設挑戰的理解,也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了過去那段歷史的艱難歲月,以及為了現代社會的進步,人們所付出的各種不懈努力。
加上鐵路歷史悠久,又常常被重重的貨車碾壓過,因此路軌的狀態非常差,時常引發問題。
李愛國深切理解邢段長的關切之情,站起來以挺直的背脊對著他說:「正因為這工作有挑戰,我才應該親自去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