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警長看了眼被打翻的杯子,那是他自己從家里帶來的好茶葉。
“根據我們的調查,這些錢有部分是林向東當年發的工資,有的是林向東的補償金,還有張華的工資……”
張警長稍微停頓了片刻,給王主任一些時間慢慢消化信息后,繼續說道:
“此外還有四合院里居民捐贈給張華家的錢,他們前后捐了好幾次,四合院里的居民都在等著要退款!”
王主任的臉色變得陰沉。關于捐款的事,她完全蒙在鼓里。這些可以推說是鋼廠職工的私人行為,但張華的工資怎么會積攢那么多,她每月只有幾十元的收入,即便省吃儉用也不可能存下這么多錢。
怪不得張華總是抱怨日子過得不下去,原來一分錢都不舍得花!
“張警長,你知道,我們這條街上的一部分四合院屬于鋼鐵廠的職工宿舍,像李明所在的院子里,大多數人在鋼鐵廠工作,捐款可能是因為工廠的安排,而不是我們街道辦的批準。”
張警長微微一笑,“如果我們認為此事需要通知鋼鐵廠,那我就會聯系他們。”
劉廣從醫院出來,心情很好。雖然第一劑藥的效果特別明顯,但李力告訴他疾病是可以治愈的。
有了希望,做事就有了動力,然而剛出門就碰上這樣掃興的事,實在是糟透了。
街道辦和張警長都不希望事態擴大,盡量減輕李明等人的罪名。但涉及張華家的錢被盜和捐款的事情,卻無法隱瞞。
沒有人能承擔得起這些罪名。
同樣,劉廣也不會承擔這事。他聽完匯報,簡單地說了一聲“知道了”,便不再過問。對于有人故意算計他,他也不介意。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恢復健康,待病好了再清算那些跳梁小丑也不遲。
吳志遠聽到手下匯報后,心里嘆了口氣,這件事的確難辦,不得已只好算計劉廣,但他沒想到對方根本不吃這一套。
李明(易中海)、劉大海(劉海中)和周師傅(傻柱),都是廠里的技術骨干,這次出了這么大簍子,楊廠長回來該怎么交待?
既然干了這份工作,他也只能認命了,便趕往派出所尋求解決方案。
看到吳志遠走進來,張警長笑道,站起來泡了杯茶。
“老吳,怎么勞駕你來了。”
吳志遠苦笑道:“楊廠長和李副廠長出差了,劉副廠長身體不適,所以只有我來跑了。兩位領導,能否透露一下這事該怎樣處理?”
在前來之前,吳志遠已做好心理準備。街道辦和派出所顯然不愿聲張,因為事情性質惡劣,他們都承擔不起。找到鋼鐵廠分擔責任是個合理的方案。
吳志遠恨不得揪住這些人質問一番:好事從來與鋼廠無緣,出了事就找我們。
但他無能為力,畢竟出事的人全是廠里的骨干。
王主任雖然是位女同志,但處理問題的能力不亞于男性。她直接說:
“在這個問題上,街道辦和鋼鐵廠都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