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輝轉頭看了一眼李華,淡淡地說:“那不用說了,肯定是野豬的腳印。有時候我們跑到這里也會看到。”
李華的眼神瞬間亮了起來,雖然野豬肉味道一般,但畢竟是肉。如果能捉到一頭,家里的伙食問題就解決了。同時,打獵也能給他一個合理的理由。
“陳科長,我們什么時候回去?我想進山看看。”
陳曉輝看著李華堅定的表情,心中微微一嘆,說道:“李華,你還是別進去了。我們之前也試過抓野豬,人多了它們就跑,人少了又打不過。你現在手無寸鐵,去了也只是白費力氣。”
李華自信地笑道:“在部隊的時候,我經常,對付野豬不在話下。給我半個小時的時間,我一定會帶著獵物回來。”
見李華態度堅決,陳曉輝也不好再阻攔,只得說:“弟兄們都累了,恐怕只有你能進去。”
李華點了
派出所內,易中海的表情已不再是首次來到時的慌亂不安,而是出奇地從容自若。他還頗有心思地對派出所里的工作人員展開了一場“反向教育”,宣傳起他們院子里的“管事大爺”制度。
“說到底,我們也是為大家著想嘛。不能啥事都去找居委會或者派出所吧?能自己解決的事,為何要去給你們添麻煩呢?這次原本我不想舉報王坤投機倒把的事,但看他根本不尊重老人,也不遵守規矩。為了院子里的安全,我不得不挺身而出。”
“我們院子里連年被評為文明四合院,就是因為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三個大爺坐鎮,院子里幾乎沒什么亂子。你說這道理不對嗎?”
“那位耳背的老太太是街道指定的五保戶,在院子里享有極高的威望,我們都尊稱她為老祖宗,難道這有什么錯?王坤倚仗著戰場上的功績,就不把老人當回事,這哪里像是一個合格的軍人!”
面對易中海這套說辭,幾名民警有的三觀震碎,有的幾乎被他的“教育”說得信以為真,差點集體淪陷。
最終,實在無計可施,一名民警只得上報給所長張明。“所長,您看這易中海軋鋼廠究竟啥時候才來領走?再不領回去,我們的派出所就要變成他們的四合院了!”
張明無奈地回答:“還得三天,三天后軋鋼廠才會有人來。”
“為什么?難道就不能快點兒?”另一位民警追問。
“他們說廠里忙得不可開交,等有空了再派人來接。”張明苦笑道。
“那這三天我們該怎么辦?把他當犯人關起來,還是像供著大爺一樣伺候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