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呼不同,意義也就有了差異。若是稱自己為“二爺”,他總覺得在易中海面前矮了三分。
聾婆娘狠狠瞪了一眼劉海東,隨即面向眾人道:“咱們在這兒住了這么多年,彼此間知根知底,誰家遇上了難處,大家都盡己所能相助……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像以前那樣,互相幫助。文明大雜院的名號雖然失去了,但我們完全可以在易中海的帶領下重新贏得。”
連珠炮般的講了一通,她累得直喘氣,緩了一會兒方才繼續說道:
“我們這里有人并不真心待大家,攪亂了院里的規則……我覺得,你們絕不能輕信他人的流言蜚語……”
盡管說得很繁雜,但她的意圖極其簡單:大院里的舊規不可改,孝敬老人、助人之事仍需繼續。
最要緊的,莫過于徹底斷絕與王軍的聯系。
聾婆娘一番話說完,原本期待得到眾人支持,結果卻除了賈張氏外,無一人附和。大伙兒并非笨蛋,自從王軍來了之后,大雜院的日子有了不少改善,無人愿意回到從前。
聾婆娘的言辭并未受到明確的反對,但也僅是幾個人的支持。眾人雖有所不滿,但也無計可施。
此次全院會議毫無氣氛,大家都興致缺缺,完全沒有那種團結一致的感覺。
聾婆娘和易中海都感到極為不滿,尤其是談到敬老尊賢時,場面直接冷場。這是一個嚴重的信號。
你不肯贍養聾婆娘,我也不會。誰會來照料她,讓她衣食無憂呢?將來自己的養老又該指望誰?
易中海頓時陷入絕望,他對未來充滿了迷茫。聾婆娘常說劉大寶能為大家養老,但他心底并不信任劉大寶。要想讓劉大寶乖乖聽話,唯有依靠眾人之力。然而現在大家都不愿繼續跟著他,他還能如何操控局勢?
會議結束后,易中海沮喪地坐在家中。
聾婆娘臉色同樣難看。會議上她幾近明確表態,但眾人仍然置若罔聞。作為大院的老輩人物,她怎么變成了眾人的負擔?
她最大的恐懼,就是連易中海也開始視她為累贅。這是她不能承受的惡果。
為證明自身仍有用處,聾婆娘絞盡腦汁。
“中海,你不必氣餒。過去的風雨都能撐過去,現在的這點麻煩又算得了什么。想想老何、老許這些曾經不聽話的人,小王軍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呢?”
易中海抬頭看了聾婆娘一眼,頓時又恢復了信心。聾婆娘很少開口,但每每開口總能一言定乾坤。
“您有什么良策,直言吧。我沒想到王軍會如此厲害。如果早知道,我會立即制止。”
易中海真的后悔了,那次因為賭氣進了警局幾天,卻未曾料到這幾天內大雜院會變得如此翻天覆地。
聾婆娘嘆了一口氣:“你忘了嗎?以前是如何對付劉大寶的?”
易中海有些心虛,對付劉大寶的手段確實不太光明。“劉大寶喜歡小李,而王軍卻不喜歡她,甚至連門都不讓她進,時刻提防著。”
聾婆娘搖了搖頭:“我不是指那件事。我是說,破壞他的名聲。只要他的名聲受損,就沒有人愿意聽從他的話。”
易中海頓悟,這個道理與當初破壞劉大寶名聲、不讓其婚配的方法相似。如此一來,王軍也會知道不聽老人話的后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