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趕時間,三人商量騎自行車前往。然而劉海洋和李埠貴有自行車,而陳志海既沒有車也不會騎,自然需要他人搭載。
劉海洋身材壯碩,但不肯屈尊為陳志海駕車,畢竟他自視為領導,怎能低他一頭?李埠貴雖不愿自家的兒子觸碰他的自行車,但也愿
李柱的話語擲地有聲:“我爹說得對,你們父母若不疼愛子女,孩子們為何要孝順你們?這回你們先動手的,別怪我和我兄弟心狠手辣。”
看著兩人同仇敵愾,周海濱心中不禁生出了恐懼,一時氣血攻心,將手中的棍子拋在地上。
“去,立刻通知院子里的人開會,尤其是張氏一家。”
兄弟倆終于贏了這一仗,心情自然不錯。李光天不忘給父親一個善意的提醒:“爹,您就省省吧。張氏兩兄弟至今未歸,開會有何意義?”
周海濱年紀已大,眼饞軋鋼廠的崗位,特意跑去打探消息。這才得知張氏兄弟尚未返回。
周海濱幾乎氣得七竅生煙,街辦的人與他作對也罷了,如今連兒子都反目相向,連平日里默默無聞的人都開始對他不滿。
“你們去門前等著,看到什么時候人回來,再通知大家開會。”
陳大海家中的情況與此相仿,他沒有兒子可用,只能窩在屋子里生悶氣。
大嬸心疼地看著他:“陳叔,您就消消氣吧。如果不是周海濱那封檢舉信,街辦也不會如此針對你們。”
陳大海黑著臉道:“你懂什么?我哪里是因為這件事生氣。我不甘心的是,張氏兄弟有了工作機會竟然不匯報。如果全院子的人也這樣擅自行動,不是亂了套嗎?”
大嬸不甚明白地問:“陳叔,張大勇已經不小了,不能一直在街上打零工。張大力為了弟弟去找份體面的工作,難道不說明他為人善良嗎?”
陳大海更添煩憂,覺得大嬸不懂得說話。既然張氏家族有錢,不如留著幫韓梅梅更好。
細細想來,韓梅梅確實更加貼心,更能體會他的苦衷。
陳大海并沒有周海濱那樣的莽撞,既然張氏兩兄弟今晚不歸,會必定無法召開。想起韓梅梅白日里訴苦,他打算給她送些高粱面,以便她早早安歇。
趙剛此刻則處于一種矛盾的心情中,既因未能獲取張氏兄弟的工作名額而痛苦,又因為晚上白撿了一場學習的機會且還賺了一些錢而感到愉悅。
老四笑瞇瞇地說:“都說陳大海吝嗇,我看倒是個大度的人。一個來回,咱們家就賺了一塊錢。要是每天都有這樣的好事多好。”
趙剛哼了一聲,回應道:“你真以為陳大海會如此大方?要不是街辦逼得太緊,陳大海怎會肯出那么多錢?這錢全靠我的智慧才得來。”
老四點頭稱是:“是啊,你的智慧最關鍵。不過你說,晚上這會兒還會開嗎?”
“你看看現在都幾點了,還能開什么會?即使開成會,又如何?張氏兄弟傾盡家財得來這份工作,他們會乖乖交給周海濱和陳大海嗎?正如有坤說的,逼急了,張氏兄弟拿著刀進他們家,給每個人一刀,他們也就別惦記了。”
老四大惑不解地問道:“這不可能吧?張氏兄弟看起來老實本分,豈會干出這種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