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奶奶繼續裝聾賣乖,絲毫沒有離去的意圖。其實她巴不得跟著張明一起吃飯,跟張明吃總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張明對待飲食一點也不將就,比趙中河夫妻倆提供的飯菜強多了。
盡管如此,張明的心意無可挑剔,只是兜里實在是沒錢。他那點兒積蓄全都聽從趙中河的慫恿,用來照顧小梅家的生活了。
因此,趙中河實際上是導致她美好生活崩塌的罪魁禍首。
“中河,張明確實孝順,可他兜里一分錢都沒有。他的錢都被你唆使著送給了小梅……”
趙中河臉色陰沉下來,“老奶奶,您不要瞎說。我沒慫恿過張明。那些錢是他自愿借給小梅的。小梅跟我說了,肯定會還給張明的。”
老奶奶用銳利的目光盯著趙中河,一句話也不說。
趙中河心中發虛,不敢與老奶奶對立,只能坐在一邊悶聲不語。要想繼續騙張明好好奉養自己,老奶奶的幫助必不可少。兩人如同一條繩子上的螞蟻。
“老奶奶,張明已經跟李剛說過,請他準備好給您送過去。我想,他肯定,沒準,應該會送到的……”
說到后來,趙中河的聲音越來越低,他自己也不相信李剛會真的送來。
事實上,李剛確實沒有想過給老奶奶送魚。一聽是孝敬,他就心生抵觸。第一次孝敬完了,還有第二次,甚至更多次,這和借錢的道理一樣,永無止境。
李剛和老奶奶非親非故,且心里極其厭惡她,為什么要孝敬她?
最重要的是,李剛害怕被老奶奶擺布。魚里面有刺,誰知道她會不會吃到喉嚨里。要是真噎到了,自己就慘了。
聽說以前老奶奶吃過魚刺,找到別人賠償。雖然賠償是趙中河替她要來的,但受益者卻是老奶奶。
李剛深信那次被索賠的人可能就是趙大勇,否則趙大勇也不會在家堅決不吃魚。
老奶奶臉色鐵青,“李剛就是一個不孝子孫,要是指望他送魚,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中河,你去跟他說一聲。”
趙中河聽到這話有些為難,他更不敢按老奶奶的話去做。別人都會忌憚他,但李剛根本不懼。
但看著老奶奶的表情,趙中河不敢推辭。“老奶奶,我去找張明,讓他去幫忙問一下。”
老奶奶沒出聲,顯然是默認了這個建議。她不敢逼急了趙中河。在院子里,趙中河的聲望高了,她的地位才能得到保障。
作為院子里的慈祥老祖宗,她不能在張明面前表現得太過貪吃。讓趙中河去勸說張明,這才是上策。
趙中河走出門,正好碰見小梅哭著從前院回來。“小梅,你怎么了,誰欺負你了?”
小梅見到趙中河,哭得更加厲害了。“大爺,李剛做了魚吧?我家孩子聞到香味后哭著要吃。我看孩子可憐,就打算去找李剛借點。結果,王雪同意了,李剛又強行讓我倒回去了。大爺,你說這是什么人?”
趙中河冷哼一聲,“我就說李剛不是什么好東西,連個小姑娘都不如。小梅,你怎么不跟我說,我替你討個公道。”
“大爺,李剛家還有很多魚湯呢!”
趙中河尷尬地笑了笑,沒有立即表態替小梅出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