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這一點,劉長江便感到慶幸。當初三線建設的報名如火如荼,他身為廠里的一位道德模范,即使不愿意也必須積極響應,顯示出比其他人更高的熱情。
可是,他怎能離開軋鋼廠?
如果參加三線建設,至少需要幾年的時間。沒有他留在家中,還有誰能繼續哄騙傻根呢?等他歸來時,怕是傻根的孩子都會自己買醬油了。
還好有老太出面替他求情,他才能夠留在廠里。老太給出的理由是為了照顧她,而那次經歷也讓他深刻體會到有這樣一位強大的后盾是多么的重要。
正因為如此,李主任甚至是楊萬青遲早會來找他。這些工件并非工廠常見品,是他從老太那里得知的。廠里既然如此重視這些工件,必然有其特殊用途,這也在側面證實了工件的重要性。
工件越是重要,質量保障就越關鍵。要想保證完成的質量,就需要最優秀的工人。整個廠里還有誰比劉長江這位八級工的技術更為高超呢?
劉長江有信心,如果想加工這批工件,非他不可。
李主任無奈地把材料放好,隨后便去了楊萬青的辦公室。這種問題,他既不能做主也不敢擅自決定,必須報給楊萬青處理。
在李主任添油加醋的匯報下,劉長江儼然成了一個憑借技術威脅領導的小人。
起初,楊萬青還是半信半疑:“老李,你是說錯了什么嗎?劉師傅可不是這樣的人。”
“廠長,既然你不相信我也沒辦法。我確實動不了劉長江。我的建議是讓車間的張大力負責,他雖是七級工,但也有加工出八級工件的記錄。我認為他能完成任務。”
楊萬青考慮了一會兒,搖了搖頭:“老李,這次任務時間緊迫,貿然換人容易出意外。”
“廠長,我也知道換人風險很大,但劉長江不合作,我們也不能。”
楊萬青無可奈何,只好站起來前往車間找劉長江。
與此同時,趙文悄悄來到劉長江身旁,問道:“大爺,李主任找你加工工件,你為何拒絕了?他要是懷恨在心,肯定還會找你麻煩的。”
劉長江自信地笑了笑:“小文,你不懂。那批工件至關重要,要保證任務完成,非我不可。目前我處于優勢。”
趙文笑著問:“就像當年有賈東旭的時候一樣?我還記得,那時候李主任為了請你幫忙,還要送禮。”
聽到這話,劉長江突然若有所思:“小文,你說什么?”
趙文顯得有些遲疑:“大爺,你怎么了?我不過說了些賈東旭當年講過的事情。”
劉長江哈哈一笑:“小文,你真是我的福星。”
周圍工人的目光紛紛投向他們。見到劉長
李海洋根本不認得那群人,也不想知道他們是誰。在他看來,只要這些人得知他手頭這批零部件的重要性,他們必定會有所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