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伸出手,用手指快速算了一下,發現王坤說得不假。他自己每月隨便花銷,也不一定能達到九塊五,更不用說小趙家里的情況了。
王坤繼續說道:“就算這點錢依然不足,難道李華就不能再幫助她們家一些嗎?作為賈東風的師父,也是小趙的師父,他口口聲聲講互幫互助,每
劉振華笑得前俯后仰,整個人幾乎要滑倒在地,靠著墻才勉強撐住了。“石墩,你這傻模樣真是讓人笑死了。你說你到這里,誰碰你一根手指頭了?你還好意思說是我們的錯。”
石墩依舊沉浸在回憶里,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的狀況。在他心中,那位總是喊著幫助他人的張文濤,不可能無所作為。
他反復回憶著往事,企圖找到哪怕一件張文濤助人為樂的例子。石墩沉浸在思緒中,甚至忘記了自己已經饑腸轆轆。
“想起來沒有?你們倆關系那么鐵,難道連他做好事的記憶都找不出來嗎?”
“誰說我想不起來,張文濤的好事多了去了,我只是還沒想好要從哪件說起罷了。”
陳勇搖搖頭,張文濤這些年的心血確實沒白費。他是怎么做到的,能讓石墩在他人面前變得聰明伶俐,而在他們面前卻像個傻瓜?
“好了,你想慢慢地想吧。現在先說說你的事,待會兒你解釋清楚了自己的問題,自然會有時間想起張文濤的事。”
“我有什么好說的,給你炒菜只是為了報復你,私人恩怨而已。”
陳勇聽出這是張文濤的套路。“石墩,私人恩怨歸私人恩怨,跟你炒菜無關。別學張文濤那套混淆是非。你真以為我是李大海,一聽張文濤的話就上當了?我告訴你,你不老實認錯,休想出去。”
“你……”
石墩顯然沒有學到張文濤的真諦,無法以同樣的方式對付陳勇。此時,他更關心張奶奶的病情是否嚴重,以及張文濤是否真的幫助過秦淮如。這些問題遠比與陳勇之間的恩怨更重要。
石墩心里充滿了困惑,不知該相信誰的話。當前最想見的就是耳背的老奶奶,這位視他如孫子的親人一定能解開他心中的謎團。
為了早點脫身,石墩決定暫且妥協,低頭認錯。
“你不是要我認錯嗎?你是保衛科的領導,我得罪不起。說吧,你怎么懲罰我?”
石墩的這番態度讓陳勇頗為意外。本以為與石墩之間的斗爭會拖得很久,甚至還得面對耳背奶奶的阻撓。
陳勇見石墩服軟,決定給對方留條活路。以后有的是機會整治石墩,但絕不能因此剝奪他為自己人做飯的權利。
“算了,你就罰你一個月工資,再寫份檢討,這事就算過去了。”
石墩不在乎錢,但檢討書是個難題。他一個廚師,識字有限,根本寫不出一篇像樣的檢討。
“你直接扣我兩個月工資吧,反正我也寫不出來。”
扣兩個月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