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暄跪趴在地上,聲音顫抖的將當年的事情細細講了一遍。
“父皇,兒臣不是故意要搶功勞的。”
“實在是……”
“當時,九弟冒死沖出來,還未見到大將軍就暈死過去了。”
“當時兒臣正好在。”
“他便將信件遞給了兒臣,讓兒臣轉交。”
“兒臣只是一時糊涂。”
“事后,兒臣去找九弟道歉了,并且很誠懇的表示,愿意澄清此事。”
“是九弟不在意的。”
“他說,只要信送到了就好,是誰的功勞都無所謂。”
“兒臣當初很單純,九弟這樣說,兒臣就信了,事后也就沒去找父皇坦白承認。”..
“兒臣知錯。”
“兒臣愿意當眾給九弟道歉。”
“當年,兒臣搶功,是兒臣的錯,兒臣愿意認罰。”
“九弟想讓兒臣當眾澄清,兒臣也愿意。”
“但他不能因此就誣陷兒臣。”
“兒臣從未與凌王叔狼狽為奸過,更沒有在江南搞事情。”
“還請父皇明鑒。”
顧暄一邊說,一邊砰砰磕頭。
聽著就疼。
顧景抿了抿唇,抬眸看向明德帝:“父皇,當真是九弟所奏嗎?”
“會不會,這其中有什么誤會?”
“兒臣覺得,二皇兄斷不會與逆賊為伍。”
“還請父皇明察。”
顧暄立刻對著顧景投去感激的一笑。
平日里他和三弟的關系并不算多么好,可關鍵時刻,三弟竟肯開口為他說話。
日后,他也定為三弟兩肋插刀。
明德帝看了一眼顧景,滿意的點點頭。
他本以為,老二被彈劾,其他兄弟肯定會趁機落井下石的。
畢竟,當初他的奪嫡之路,就只這么走下來的。
但如今看來……
老三倒是個真性情的,很不錯。
顧景的作為,讓明德帝很滿意,但其他皇子的表現,就讓他很煩躁了。
因為其他皇子都在拉踩。
逮住這個機會,拼命的踩顧暄。
還鼓動他們陣營里的朝臣。
一時間,朝堂上吵的不可開交,明德帝坐在高位上,更煩了。
當即便冷哼一聲。
聲音雖然不大,但也成功的讓所有人停止了爭吵。
明德帝抬眸掃了眾人一眼,這才慢悠悠的說道:“老二之事,并非只是老九之言。”
“還有寧王的奏折。”
說著,明德帝將顧沉和顧燼的奏折丟給一旁的趙無謂。
“你去,拿給大家看看。”
“是。”趙無謂恭順的接過奏折,快步走到朝臣中間,略微沉吟后,都遞給了郭太師。
由郭太師進行傳閱。
很快,一眾朝臣們就將那兩份奏折看完了。
“栽贓,這都是栽贓。”顧暄雙手顫抖著,一雙眸子通紅通紅的。
“父皇,兒臣沒做過這些事情。”
“老九,還有寧王叔,這都是栽贓,是陷害。”
“兒臣沒有與凌王叔合謀。”
“更沒有謀劃江南,傳播禁藥,私下練兵……”
“兒臣承認,兒臣是有些野心。”
“但兒臣的野心是,贏得父皇的歡心,得到父皇的重用,名正言順的成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