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然搖搖頭,“此事必然有內情,咱們不能輕舉妄動。”
方才國公爺分明還在維護二表哥的名聲,若是傳出什么不好的流言,便是引火燒身。
想了想,讓杏兒先不要聲張,假裝無事發生,李云然決意去祠堂尋徐懷理問清楚。
杏兒點點頭,她明白的。
等時間晚些,李云然才提著個食盒出了門。
躲開旁人的目光,緩緩朝祠堂的位置去。
祠堂外有人看守,李云然一靠近,那兩人便出聲攔住,“表姑娘不可!”
李云然咬唇,“我只是有些擔心表哥,二位大哥還請通融些吧?”
兩人面不改色,依舊不為所動,“請回!”
徐懷理跪在蒲團上閉目養神,在里頭聽到聲音,眉心一動,隨即又恢復正常。
李云然見兩人油鹽不進,有些氣惱,但也沒辦法,只好退讓,“既然如此,那這個食盒總能拿進去吧?也沒說不讓人吃飯吧?”
兩人相互對視一眼,確實沒說不能吃飯。
李云然瞧兩人眼色,便知道有戲,于是趕緊從口袋里拿了一錠銀子遞給其中一人,“一點小意思,兩位大哥拿去喝口茶也好。”
那人將銀子一收,對著旁邊的人點點頭。
李云然大喜過望,將食盒給遞了過去,“多謝兩位大哥了。”
接過食盒,打開門,門露出一個縫隙能看到里頭。
李云然微微抬起頭往里頭瞥了瞥。
果真見那人正跪在中間。
就連東西送過去,他也一動不動。
送食盒的人沒有多言,將食盒放到他身側,又退回原地。
李云然有些失望,原以為他能看在自己送東西過來的情分上,好歹能過來與自己說會兒話。
“東西已經送到,表姑娘請回吧。”
李云然頷首謝過,才緩緩的離開。
第二天,徐懷理依舊在祠堂里跪著。
外頭卻已經驚破天,陛下賜婚慶王府的嘉怡郡主與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公子方少禮,兩人不日便要完婚!!
這一消息出來,整個京都都頓感震驚。
原因無它,主要是這兩位好似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怎么就被陛下賜婚了??
而且這嘉怡郡主已經在柳州待了好幾個月了,人都不在京城就被賜婚了??
這有些不合常理啊?
可不管這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嘴上是怎么說的,這樁婚事是板上釘釘了。
而且從慶王府還傳了流言出來,說是徐國公府的徐懷理要為一淮州女子守孝三年。
據說徐懷理對其一見鐘情,但奈何紅顏薄命,那姑娘年華早逝,徐懷理傷心欲絕,竟然要主動為其守孝。
此流言一出,頓時如熱油入鍋,傳的沸沸揚揚的。
原先還有人不信,問過慶王妃,慶王妃搪塞半天也沒有什么否認的話。
加之當天陛下宣召幾人進宮的事也不是暗地,結合最終的結果。
大家又發揮了腦洞,七七八八的竟然將當天發生的事情想的差不多。
于是便有了陛下原本想成全徐懷理與嘉怡郡主的好事,徐懷理重情重義,當眾為心愛之人拒絕陛下賜婚,稱要為其守孝三年。
于是陛下便感念徐懷理的情誼,不再勉強,便為嘉怡郡主另擇良婿。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