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陽話還沒說完,梁紅軍和王洪喜臉上的激動之色,就有些掩飾不住了。
關于輻板式車輪技術,在自家摩托車上的應用問題,梁紅軍是和王洪喜講過的,二人也商討了這個可能性,并定下了接下來數月之后開始進行研究測試的意向。
這件事,在四羊集團來說是很隱秘的,只有梁紅軍和王洪喜,這兩位技術部的一二把手知道,其他人都不是很清楚。
甚至,風聲都還沒有傳到公司高層那兒呢。
很顯然,這個信息不可能有其他人向外透露過。
可這個趙國陽,竟然在看了那篇文章之后就得出了和自己二人類似的觀點,而且可以說是一針見血的見解。這讓梁紅軍和王洪喜如何不驚呢?
深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下心潮涌動之后,梁紅軍終于開口了。
他認真的看著趙國陽說道:“小趙同志,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換一個環境工作?比如說來我們四羊集團。”
梁紅軍的話音剛落,那邊和張部長熱聊的馬建就立刻反應過來,臉上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情。
事實上,剛剛吃飯的時候,馬建雖然和張忠祥聊的不亦樂乎,但是他很大一部分注意力還是放在趙國陽身上的。
雖然馬建現在還不像其他那些嗅覺敏銳的企業家那樣,具有強烈人才招攬意識,但是他也不是個笨蛋。
從和梁紅軍碰面之后,這個梁部長就一直對國陽很感興趣,話題也有意無意的圍繞著他。
尤其是國陽對彎梁車車架的那一番解釋,更是讓這位梁部長極為滿意。
這說明什么?這說明這位梁部長對自己廠子里的這位技術科代理副科長感興趣。
當然了,馬建是知道的。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滿神州之后,人才難求,許多大型企業都對年輕的大學生重視起來,想要將這些有才華的年輕人培養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
毫無疑問,國陽這小子,無疑是當得上“人才”二字,人家梁部長欣賞他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馬建沒想到的是,梁紅軍竟然在自己在場的情況下,明目張膽的挖自己廠里的墻角,這可有些說不過去了。
想到這里,馬建就對張忠祥部長告了個罪,轉頭對梁紅軍賠笑道:“梁部長,您就別開玩笑了。”
“國陽只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放到你們四羊集團,也就是個普通技術員的層次……再說了,他一向顧家,不想去離家太遠的地方工作,您就別費心了。”
馬建還沒有說完,梁紅軍就笑道:“馬廠長,世事難料啊。”
“過去,小趙同志或許是戀家,但是我們大家都知道,好男兒志在四方,小趙的理想很大,寧海市這樣的小城市怕是容不下他啊……”
一旁的王洪喜也幫腔道:“我們梁部長說的沒錯啊,像小趙這樣的人才,就應該來大城市闖一闖。”
“別的不敢說,如果小趙你愿意來我們四羊集團的話,我們技術質量部研究一處的副處長一職,虛位以待。”
“研究一處副處長……”聽到這兒,馬建就是一怔。